卷一 天部上
据明本补
天 日 月 星 云 风
◇天
《周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又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又曰:天行健。
《尚书》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
又曰: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
《礼记》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论语》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老子》曰:天得一以清。
《春秋繁露》曰:天有十端,天地阴阳水土金木火人,凡十端,天亦喜[《太平御览》一喜上有有字。]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尔雅》曰:穹苍,苍天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春秋元命苞》曰:天不足西北,阳极於九,故天周九九八十一万里。
浑天仪曰:天如鸡子,天大地小,天表里有水,地[《开元占经》一,《太平御览》二,地上有天字。]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天转如车毂之运。
《黄帝素问》曰:积阳为天,故天者清阳也。
《庄子》曰: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申子》曰:天道无私,是以恒正,天常正,是以清明。
《文子》曰:高莫高於天,下莫下於泽,天高泽下,圣人法之。
《太玄》曰:有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又曰:天以不见为玄。
《皇览记》[《太平御览》二作皇览冢墓记。]曰:好道者,言黄帝乘龙升云,登朝霞,上至列阙,倒影经过天宫。
《礼统》曰: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
《广雅》曰:太初,气之始也,清浊未分,太始,形之始也,清者为精,浊者为形,太素,质之始也,已有素朴而未散也,二气相接,剖判分离,轻清者为天。
《吕氏春秋》曰:天有九野,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
《列子》曰:杞国有人,忧天崩坠,身无所寄,废於寝食。又有忧彼之忧者,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奈何而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也,晓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曜者,正复使坠,亦不能有中伤。
《说苑》曰:齐桓公问管仲,王者何所贵,对曰:贵天,桓公仰观天,管仲曰:所谓之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白虎通》曰:天者身也,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也,男女惣名为人,天地所以无惣名何,天圆地方,不相类也,天左旋,地右周,犹君臣阴阳相对向也。
张衡《灵宪》曰:太素之前,幽清寂寞,不可为象,惟虚惟无,盖道之根也,道根既建,由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示兆,斯谓庞洪,盖道之幹也,道幹既育,万物成体,於是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於外而体阳,故圆以动,斯谓天元,道之实也,天有元位。
徐整《三五历纪》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处於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蜀志》曰:吴使张温来聘,温问秦密曰:天有头乎,密曰:有之,温曰:在何方,密曰: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温曰:天有耳乎,密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温曰:天有足乎,密曰:诗云,天步艰难,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密曰:姓刘,何以然,曰:其子姓刘,以此知之。
《楚辞·天问》曰:图[《天问》作圜,《初学记》一,《太平御览》二作圆。]则九重,孰营度之,八柱何当,东南何亏,(言天有八山为柱,皆何当值,东南不足,谁亏缺之。)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诗】晋传言[《初学记》一作傅玄。]两仪诗曰:两仪始分,元气上清,列宿垂象,六位时成,日月西迈,流景东征,悠悠万物,殊品齐名,圣人忧世,实念群生。
又天行篇曰:天行一何健,日月无高踪,百川赴阳谷,三辰因泰蒙。
又歌曰:天时泰兮昭以阳,清风起兮景云翔,仰观兮辰象,日月兮运周,俯视兮河海,百川兮东流。
【赋】晋成公绥天地赋曰:天地至神,难以一言定称,故体而言之,则曰两仪,假而言之,则曰乾坤,气而言之,则曰阴阳,性而言之,则曰柔刚,色而言之,则曰玄黄,名而言之,则曰天地,若乃悬象成文,列宿有章,三辰烛燿,五纬重光,众星回而环极,招摇运而指方,白虎时据於参代,[冯校本作井,初学记一作昴。]青龙垂尾於氐房,玄龟匿首於女虚,朱鸟奋翼於星张,帝皇正坐於紫宫,辅臣列位於文昌,垣屏络驿而珠连,三台差池而雁行,轩辕华布而曲列,摄提鼎峙而相望。
【赞】晋郭璞《释天地图赞》曰:祭地肆瘗,郊天致烟,气升太一,精沦九泉,至敬不文,明德惟鲜。
【表】宋颜延之请立浑天仪表曰:张衡创物,蔡邕造论,戎夏相袭,世重其术。臣昔奉使入关,值大军旋旆,浑仪在路,肆观奇秘,绝代异宝,旋及王府,考诸前志,诚应夙闻,尚书,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崔瑗所谓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经志所云,图宪所本,故体度不渝,精测尚矣,则七晷运变,无匪康时,九代贞观,不绝司历,臣夙怀末意,惧于非任,今忝惟职统,敢昧死以闻。
◇日
《易》曰:日月丽乎天。
又曰:离为日。
又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毛诗》曰: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礼记》曰:玄端而朝日於东门之外。
《左氏传》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五经通义》曰:日中有三足乌。
《春秋内事》曰:日者阳德之母。
《白虎通》曰:日行迟,月行疾者何,君舒臣劳也,日月所以悬著何,助天行化,昭明下地也,日月径千里。
《风俗通》曰:成帝问刘向,俗说文帝被徵,后期,不得立,日为再中。
《尔雅》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岠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东至日所出为太平,西至日所入为太蒙。
《广雅》曰:日名朱明,一名耀灵,一名东君,一名大明,亦名阳乌。
《说文》曰:日,实也,太阳之精,字从口一,象形也。
又曰:初出为旭,[《初学记》一,《太平御览》三作纂要曰:日初出曰旭。]日昕曰晞,日温曰煦,日在午曰亭午,在未曰昳,日晚曰旰,日将落曰薄暮,日西落,光反照於东,谓之反景,在上曰反景,在下曰倒景,煦,日温也,皓,日昼貌也,晖,日光也,旰,日晚也,翌,日明也,晓,日白也。
《易坤灵图》曰:至德之明,日月若连璧。
《京房易传》曰:日月大光,天下和平,上下俱昌,延年益寿,长世无极。
《礼斗威仪》曰:政理太平,则时日五色。
《汉书》曰:文帝时,新垣平言,臣候日再中,居顷之,日却复中,乃更以十七年为元年。
《列子》曰: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去人近,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为日初出时远,而日中时近,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中,才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儿笑曰:孰谓汝多知乎。
《贾谊书》曰:汤曰:学圣王之道,譬其如日,静居而独思,譬其若火,夫人舍学圣王之道,而静居独思,譬其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然可以小见,不可以大知。
应劭《汉官仪》曰:太山东南,名曰日观,日观者,鸡鸣时见日。
《论衡》曰:儒者论日旦出扶桑,暮入细柳,扶桑,东方之地,细柳,西方之地。
《家语》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拳,赤如日,[事具草部。]
《帝王世纪》曰:周文王梦日月着其身。
《瑞应图》曰:日月扬光者,人君之象也,君不假臣下之权,则日月扬光。
《山海经》曰:猗天山,苏门山,日月所出。
又曰:大荒之中,旸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原作上,据冯校本改。]枝,一日居上[原作下,据冯校本改。]枝,皆载乌。
又曰:有女子,名曰羲和,浴日於甘泉,羲和者,帝俊之妻,是生十日。
《淮南子》曰: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燋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乌皆死,堕羽翼。
又曰:若木在建木西,有十日,华照下地。
又曰: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之上,爰始将行,是谓朏明,至于曲阿,是谓朝明,临于曾泉,是谓蚤食,次于桑野,是谓晏食,臻于衡阳,是谓禺中,对于昆吾,是谓正中,靡于鸟次,[西南曰大壑。]是谓小迁,至于悲谷,是谓晡时,回于女纪,是谓大迁,经于泉隅,是谓高舂,顿于连石,是谓下舂,至于悲泉,爰息其乌,[《初学记》一,《太平御览》三作六螭,淮南子天文篇作其马。]是谓悬车,薄于虞泉,是谓黄昏,沦于蒙谷,是谓定昏。
又曰: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捴之,日反三舍。
又曰: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
又曰:日中有踆乌,[踆,趾也,谓三足乌也。]河图叶光篇曰:积精为日。
皇甫谧《年历》曰:日者众阳之宗,阳精外发,故日以昼明,名曰曜灵。
《楚辞》曰:曒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槛,楯也。]
又曰:角宿未旦,曜灵安藏,[角,东方星也,曜灵,日也,言东方未旦之时,藏其精光也。]又天问曰:羿焉毕日,乌焉解羽。
又招魂曰:十日并出,流金铄石。
【诗】魏刘桢诗曰:仰视白日光,皎皎高且悬,兼烛八纮内,物类无颇偏。
晋张载诗曰:白日随天回,暾暾圆如规,踊跃汤谷中,上登扶桑枝。
又诗曰:十日出汤谷,弭节驰万里,经天曜四海,倏忽潜濛汜。
晋傅玄诗曰:汤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原得并天御,六龙齐玉羁。
梁李镜远诗曰:始临东岳观,俄昇若木枝,萍实讵俦彩,合扇且惭规,北林耿初曜,员窗鉴早曦,照庭馀雪尽,映檐溜滴垂,徘徊匝花树,煜爚满春池,柳阴裁靡靡,帘影复离离,曾泉岂停舍,桑榆忽在斯,回戈安得中,长绳不可羁,冲情爱景落,清宴惜光驰,温晖徒己荷,深心窃自知。
梁刘孝绰咏日应令诗曰:弭节驰汤谷,照曜出扶桑,园葵一何幸,倾叶奉离光。
【歌】后汉李尤九曲歌曰:年岁晚暮时已斜,安得力士翻日车。
晋傅玄日昇歌咏曰:东光昇朝旸,羲和初揽辔,六龙并腾骧,逸景何晃晃,旭日照万方,皇德配天地,神明[原讹盟,据冯校本改。]鉴幽荒。
又三光篇曰:三光垂象表,天地有晷度,声和音响应,形立影自附,素日抱玄乌,明月怀灵兔。
【赞】晋郭璞十日赞曰:十日并出,草木焦枯,羿乃控弦,仰落阳乌,可为洞感,天人悬符。
◇月
《释名》曰:月,阙也,满则缺也,晦,灰也,月[《释名》一作火。]死为灰,月光尽似之也,朔,苏也,月死复苏生也,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弦也,望,月满之名也,日月遥相望者也。
《广雅》曰:夜光谓之月。
《山海经》曰:大荒之中,有方山,日月所出入也。
《五经通义》曰: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阳也。
《文选》:月上轩而飞光。
《乾凿度》曰: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体就,穴鼻始明,[穴,决也,决鼻,兔也。]尸[原讹尹,据冯校本改。]子曰:使星司夜,月司时,犹使鸡司晨也。
《尚书大传》曰:晦而月见西方谓之眺,[眺,条也,条健,行疾濬也。]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侧匿犹缩懦也,行迟濬也。]。
《礼记》曰:月者三日成魄,三月而成时。
《史记·天官书》曰:月行中道,安宁和平。
又曰:太阴之精上为日,[据《开元占经》十一作月。]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礼含文嘉》曰:君致尊而制命,则日月贞明。
《春秋孔演图》曰:仁义之道,日月循纬。
《汉书》曰:元后母李氏,梦月入其怀而生后。
《礼斗威仪》曰:政太平则月圆而多辉,政升平则月清而明。
张衡《灵宪》曰: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蜍兔。
又曰:姮娥奔月,是为蟾蜍,《淮南子》曰:月,天之使也,积阴之寒气,大者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
又曰:月者阴之宗,是以月毁而鱼脑减。
又曰: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姮娥,羿妻也,服药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又曰:画随灰而月晕阙,[以芦灰随晕环,阙其一面,则月晕亦阙於上也。]
又曰: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方诸,阴燧大蛤也,熟摩拭令热,以向月,则水生,铜盘受之,下水数石也。]
《吕氏春秋》曰:月群阴之本,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揫,夫月形于天,而群阴化为川。
又曰:月缠二十八宿。
《文子》曰: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京房《易飞候》曰:正月有偃月,必有嘉王。
皇甫谧《年历》曰:月群阴之宗,光内日影以霄曜,名曰夜光。
《物理论》曰:京房说,月与星至阴也,有形无光,日照之乃光,如以镜照日,而有影见。
《旧历说》曰:日犹火也,月犹水也,火则施光,水则含影,故朏生於向日,魄生於背日,当日则光盈,近日则明灭。
《楚辞》曰: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维何,顾兔在腹。
又曰:何泛滥之浮云,欻拥蔽於明月,思耿耿而原见,然阴曀而不达。
傅咸拟天问曰: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兴福降祉。
【诗】晋陆机诗曰: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馀煇,揽之不盈手。
宋孝武帝斋中望月诗曰:褰幕荡暄气,入夜渐流清,微微风始发,暧暧月初明,思因往物深,悲以归云盈。
宋鲍照玩月诗曰: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夜移衡汉落,徘徊帷幌中。
齐虞羲咏秋月诗曰:影丽高台端,光入长门殿。初生似玉钩,裁满如团扇。泛滥浮阴来,金波时不见。傥遇赏心者,照之西园宴。
梁简文帝望月诗曰:流辉入画堂,初照上梅梁,形同七子镜,影类九秋霜,桂花那不落,团扇与谁装,空闻北窗弹,未举西园觞。
又望月诗曰:今夜月光来,正上相思台,可怜无远近,光照悉徘徊。
梁孝元帝望江中月影诗曰:澄江涵皓月,水影若浮天,风来如可泛,流急不成圆,秦钩断复接,和璧碎还联,裂纨依岸草,斜桂逐行船,即此春江上,无俟百枝然。
梁邵陵王萧纶咏新月诗曰:霜氛含月彩,霭霭下南楼,雾浓光若昼,云驶影疑流,梁沈约咏月诗曰:月华临静夜,夜静灭氛埃,方晖竟户入,圆影隙中来,高楼切思妇,西园游上才,网轩映珠缀,应门照绿苔,洞房殊未晓,清光信悠哉。
梁何逊望初月诗曰:初宿长淮上,破镜出云明,今夕千馀里,双蛾映水生,的的与沙净,艳艳逐波轻。
梁庾肩吾和徐主簿望月诗曰:楼上徘徊月,窗中愁思人,照雪光偏冷,临花色转春,星流时入晕,桂长欲侵轮,原以重光曲,承君歌扇尘。
又望月诗曰:桂殿月偏来,留光引上才,园随汉东蚌,晕逐淮南灰,渡河光不湿,移轮辙巨开,此夜临清景,还承终宴杯。
梁萧子范望秋月诗曰:河汉东西阴,清光此夜出,入帐华珠被,斜筵照宝瑟,霜惨庭上兰,风鸣檐下橘,独见伤心者,孤灯坐幽室。
梁虞骞视月诗曰:清夜未云疲,珠帘聊可发,泠泠玉潭水,映见蛾眉月,靡靡露方垂,晖晖光稍没,佳人复千里,馀影徒挥忽。
梁刘瑗在县中庭看月诗曰:移榻坐庭阴,初弦时复临,侍儿能劝酒,贵客解弹琴,柏叶生鬟内,桃花出髻心,月光移数尺,方知夜已深。
梁刘孝绰望月有所思诗曰:秋月始纤纤,微光垂步檐,曈昽入床簟,仿佛鉴窗帘,帘萤隐光息,帘虫映光织,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长门隔清夜,高堂蒙容色,如何当此时,怀情满胸臆。
又林下映月诗曰:明明三五月,垂影当高树,攒柯半玉蟾,总叶彰金兔,兹林有夜坐,啸歌无与晤,侧光聊可书,含毫且成赋。
又望月诗曰:轮光缺不半,扇影出将圆,流光照漭瀁,波动映沦涟。
梁鲍泉江上望月诗曰:客行钩始悬,此夜月将弦,川澄光尚动,流驶影难圆,苍苍随远色,瀁々逐漪涟,无因转还汎,回首眷前贤。
周王襃咏月赠人诗曰:月色当秋夜,斜晖映薄帷,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渡云光忽驶,中天影更迟,高阳怀许掾,对此益相思。
隋江总赋得三五明月满诗曰:三五兔辉成,浮云冷复轻,只轮非战反,团扇少歌声,云前来往色,水上动摇明,况复高楼照,何嗟揽不盈。
【赋】宋周祗月赋曰:二气理化,精者能镜,阳得一以朗旦,月代终而夕映,其状也,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汙。
宋谢灵运怨晓月赋曰:卧洞房兮当何悦,灭华烛兮弄晓月,昨三五兮既满,今二八兮将缺,浮云褰兮收泛滟,明舒照兮殊皎洁,墀除兮镜鉴,房栊兮澄澈。
宋谢庄月赋曰: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悄焉疚怀,弗怡中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仲宣跪而称曰:臣闻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於东沼,嗣若英於西溟,引玄兔於帝台,集素娥於后庭,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於山椒,雁流哀於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晖之霭霭,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梁沈约八咏,望秋月曰:秋月明如练,照曜三爵台。徘徊九华殿,九华玳瑁梁。华榱与璧珰,以兹雕丽色。持照明月光,凝华入黼帐。清晖悬洞房,先过飞燕户。却映班姬床,湛秀质兮似规,委清光兮如素,照愁轩之蓬发,影金阶之轻步,居人临此笑以歌,别客对之伤旦暮,经衰圃,映寒丛,凝清夜,带秋风,随庭雪以偕素,与池荷而共红,照玉墀之皎皎,含霜霭之濛濛,隐岩崖而半隔,出帷幌而才通,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琐而玲珑。
◇星
《说文》曰: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尚书考灵曜》曰:五星若编珠,旋玑中星星调,则风雨时。
《春秋说题辞》曰:星之为言精也,阳之荣也,阳精为日,日分为星,故其字日生为星。
《尚书·洪范》曰:庶民为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月之从星,则以风雨,[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也。]
《周礼》曰: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辰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之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
《左氏传》曰: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明也,夜中,星陨如雨,与雨偕也。
《春秋运斗枢》曰:北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机,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第一至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摽,摽合为斗,居阴布阳,故称北。
《尚书中候》曰:帝尧即政,景星出翼。
《礼稽命徵》曰:作乐制礼,得天心,则景星见。
《春秋元命苞》曰:嘉置弧北指一大星为老人星,治平则见,见则王寿,常以秋分,候之南郊。
《论语谶》仲尼曰:吾闻尧率舜等游首山,观河渚,有五老飞为流星,上入昴。
《庄子》曰: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於列星。
《尸子》曰:自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自丘上以望,则见始出也,非明益也,势使然也,私心,井中也,公心,丘上也。
《吕氏春秋》曰:宋景公时,荧惑在心,公召子韦问焉,子韦曰:祸当君,虽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所与治国家也,曰:移於民,公曰:民死,寡人将谁为君,曰:可移於岁,公曰:岁饥民饿必死,为人后而杀其民,谁以我为君乎,子韦曰: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荧惑必徙三舍,行[吕氏春秋制乐行上有舍字。]七星,星当一年,君延年二十一矣,荧惑果徙三舍。
《列仙传》曰:东方朔,楚人也,后卖药五湖,知其岁星焉。
《史记》曰:天曜而景星见,景星,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有道之国。
《汉书》曰:五星不失行,则年穀丰昌。
又曰: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宁,歌舞以行,不见灾疾,五穀蕃昌。
《魏志》曰:桓帝时,有黄星见於楚宋之分,后五十年而公破袁绍之应,[事具帝王部。]
《会稽典录》曰:严遵字子陵,与世祖俱受业长安,建武五年,下诏徵遵,设乐阳明殿,命宴会,暮留宿,遵以足荷上,其夜客星犯天子宿,明旦,太史以闻,上曰:此无异也,昨夜与严子陵俱卧耳。
孙氏《瑞应图》曰:景星者,大星也,状如半月,生於晦朔,助月为明,王者不敢私人则见。
又曰:王者承天,则老人星临其国。
李郃传曰:公好天文之术,和帝遣使者观风俗,有二使向益州,夏月,郃露坐,问二人曰:君发京师,宁知二使何时发,二人惊问曰:何以知之,公指星曰:有二使星来向益部。
《续晋阳春秋》曰:桓玄庶母马氏,本袁真之妓也,与同列薛氏郭氏夏夜同出,月下有铜盆,水在其侧,见一流星堕盆中,惊喜共视,星如二寸火珠,於水底冏然明净,乃相谓曰:此吉祥也,当谁应之,於是薛郭更以瓢杓接取,并不得,马最后取,星正入瓢中,便饮之,既而若有感焉,俄而怀玄,玄虽篡位不终,而数年之中,荣贵极矣。
《异苑》曰: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季和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
【诗】晋傅玄众星诗曰:朗月并众星,日出擅其明,冬寒地为裂,春和草木荣,阳德虽普济,非阴亦不成。
又诗曰:东方大明星,光景照千里,少年舍家游,思心昼夜起。
北齐邢子[原讹于,据冯校本改。]才贺老人星诗曰:瑞动星光照,化穆月轮重,庶徵符祉箓,将以赞时邕。
【赞】晋郭璞星图赞曰:茫茫地理,粲烂天文,四灵垂象,万类群分,眇观六沴,咎徵惟君。
【表】晋傅玄贺老人星表曰:老人星见,挥景光明,圣主寿延,享祚元吉,自天之祐,莫不抃舞。
又贺老人星表曰:老人星见,体色光明,嘉占元吉,弘无量之祐,隆克昌之祚,普天同庆,率土含[原作会,据冯校本改。]欢。
晋卞壸贺老人星表曰:陛下圣德应乾,嘉瑞屡臻,玄象垂耀,老人启徵,万寿无疆。
晋王述庆老人星表曰:老人星见,光色明朗,玄象晖焕,表尔休祥,率土民庶,庆赖罔极,北齐邢子才贺老人星表曰:冥贶未已,灵应犹臻,以某夜老人星见,达旦扬光,经旬未灭,虽三星共色,五老同游,拟之於此,故无与匹,自非玄风感极,圣敬回天,何能使休徵秘祉,相寻而至,故以朝夕相趍,史无停笔。
◇云
《归藏》曰: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
《周易》曰:云从龙。
又曰: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又曰:坎为云,《毛诗》曰: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又曰:薈兮蔚兮,南山朝跻,[薈蔚,云兴也。]
《左氏传》:郯子曰:黄帝以云纪官,故为云师而云名。
又曰: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易通卦验》曰:冬至初阳,云出箕,如树木之状,立春青阳,云出房,如积冰,春分正阳,云出张,如白鹄,穀雨太阳,云出张,如车盖,立夏初阴,云出觜,赤如珠,夏至少阴,云如水波,寒露正阴,云如冠缨,霜降大阴,云出,上如羊,下如磻石。
《礼统》曰:云者,运气,布恩普也。
《周礼》曰: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
《礼记》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
《东方朔传》曰:凡占长吏不[《太平御览》八作东。]耕,当视天,有黄云来覆车,五穀大熟。
《河图》曰:昆仑山五色云气。
京房《易飞候》曰:视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具,其下贤人隐,青云润泽蔽云[《开元占经》九十四,《太平御览》八作日。]在西北,为举贤良。
《尚书大传》曰:於时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舜乃唱之曰:卿云烂兮,礼缦缦兮,日月光华,旦或旦兮。
又曰:五岳皆触石而出云,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
《春秋孔演图》曰:黄帝之将兴,黄云升於堂,文命之候,玄龙御云,天命於汤,白云入房,[事具祥瑞部。]
《孝经援神契》曰:天子孝,天龙负图,地龟出土,天孽消灭,景云出游,[事具祥瑞部。]
《史记》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事具祥瑞部。]
《汉书》曰:高祖在砀山,上常有云气。
又曰:武帝封禅,昼有白云入封中,[事具祥瑞部。]
《汉武帝故事》曰:上禅肃然,白云为盖。
又曰:宣帝祠甘泉,紫云从西北来,散於殿前,[事具祥瑞部。]
《吕氏春秋》曰: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雨云水气,无不比类其所生以示人。
孙氏《瑞应图》曰:景云者,太平之应也,一曰:非气非烟,五色纷缊,谓之庆云,[事具祥瑞部。]
《魏志》曰:文帝生於沛国谯郡,时有云气青色,而圆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证,非人臣之气。
《庄子》曰:广成子谓黄帝曰:汝治天下,云气不待簇[冯校本作族。]而雨。
又曰:华封人谓尧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天下有道,与物皆昌,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事具人部圣篇。]
《孟子》曰: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帝王世纪》曰:尧母庆都,生而神异,常有黄云覆其上,[事具帝王部尧篇。]
《搜神记》曰:蓟子训到洛,见公卿数十处,后数十处皆有云起,[事具神仙部。]
《兵书》曰:韩云如布,赵云如牛,楚云如日,宋云如车,鲁云如马,卫云如犬,周云如轮,秦云如行人,魏云如鼠,齐云如绛衣,越云如龙,蜀云如囷。
《楚辞》曰:云霏霏而承宇。
又曰:青云衣兮白霓裳。
又曰:冠青云之崔嵬。
【诗】魏文帝浮云诗曰: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忽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魏刘桢诗曰:玄云起高岳,终朝弥八方。
晋傅玄诗曰:白云翩翩翔天庭,流景仿佛非君形,白云飘飘,舍我高翔,青云徘徊,为我愁肠。
梁简文帝咏云诗曰:浮云舒五色,马脑映霜天,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
梁沈约和王中书白云诗曰:白云自帝乡,氛氲屡回没,蔽亏昆山树,含吐瑶台月,秋风西北起,飘我过城阙,城阙已参差,白云复离离,皎洁在天汉,倒影入华池,将过丹丘野,时至碧林垂,九重迎飞燕,万里送翔螭,梁吴均咏云诗曰:飘飘上碧虚,蔼蔼隐青林,氛氲如有意,萦郁讵无心。
又咏云诗曰:白云苍梧来,过拂章华台,逢河散复卷,经风合且开。
【赋】楚荀况云赋曰:有物於此,居则同静,致下则动,其高以钜,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大齐天地,德厚尧禹,精微於毫毛,充盈于天宇,冬日作寒,夏日作暑。
晋陆机浮云赋曰:有轻虚之艳象,无实体之真形,原厥本初,浮沉混并,六律籥应,八风时迈,玄阴触石,甘泽雱霈,势不崇朝,露彼无外,若层台高观,重楼叠阁,或如钟首之郁律,乍似寒门之寥廓,金柯分,玉叶散,绿翘明,岩英焕,鸾翔凤翥,鸿惊鹤奋,鲸鲵溯波,鲛鳄冲遁,朱丝乱纪,罗袿失领,飞仙凌虚,随风游骋,有若芙蓉群披,蕣华惣会,车渠绕理,马脑缛文。
又白云赋曰:摅神景於八幽,合洪化乎烟煴,充宇宙以播象,协元气而齐勋,发愤灵石,擢性洪流,兴曜曾泉,升迹融丘,盈八纮以馀愤,虽弥天其未泄,岂假期於迁晷,迈崇朝而倏忽,红蕊发而菡萏,金翘援而含葩,神收鬼化,弼性违序,鸟殊类而比栖,兽异迹而同处,蛟引翳而并潜,龙攀鸿而双举,鸾舞角以轩罢,鸷企翮而延伫,长城曲蜿,采阁相扶,耸瑶台之截嶭,构琼闼之离娄,雄虹矫而垂天,翠鸟轩而扶日。
晋成公绥云赋曰:於是玄气仰散,归云四旋,冰消瓦离,弈弈翩翩,去则灭轨以无迹,来则幽闇以杳冥,舒则弥纶覆四海,卷则消液入无形,或狎猎鳞次,参差交错,上捷业以梁倚,下垒峗而相薄,状崴嵬其不安,吁可畏而欲落,或粲烂绮藻,若画若规,繁缛成文,一绩一离,[绩,《初学记》一作续。]或绣文锦章,依微要妙,绵邈凌虚,轻翔浮漂。
晋杨乂[原讹入,据冯校本改。]云赋曰:天地定位,淳和肇分,刚柔初降,阴阳烟煴,於是山泽通气,华岱兴云,则缥缈翩绵,郁若升烟,蹇槃萦以诘屈兮,若虬龙之蟠蜿,嶷岐岐以岳立兮,状有似乎列仙,东西络绎,南北油裔,随风徘徊,流行菴蔼,豁兮仰披,杳兮四会,凝寒冰於朱夏,飞素雪於玄冥,洒膏液於天汉,腾鸿泉於泰清,乾坤以之交泰,品物以之流形,江海以之深满,川谷以之丰盈,毛羽以之光泽,草木以之葩荣,萌芽以之挺殖,苗秀以之积成,始於触石而出,肤寸而征,终於霑濡六合,浸润群生,荡涤尘秽,含吐嘉祥,施畅凯风,惠加春阳,拟神化於后土,与三曜兮齐光。
【赞】魏陈王曹植吹云赞曰:天地变化,是生神物,吹云吐润,浮气蓊郁。
◇风
《尔雅》曰:四气和为通正,谓之景风,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
《尚书》曰:休徵,曰圣,时风若。[若,顺也,君能通理,则曰风顺时也。]
又曰:周公居东二年,天大风,禾尽偃,大木斯拔,王启金縢之书,迎周公,天乃返风,禾尽起。
《左氏传》曰:六鶂退飞过宋都,风也。
《老子》曰:飘风不终朝,《毛诗》曰: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又曰:终风且曀,[终日而风为终风。]
又曰: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南风谓之凯风。]
又曰:冬日烈烈,飘风发发。
《礼记》曰:立冬之日,东风解冻。
《礼稽命徵》曰:出号令,合民心,则祥风至。
《孝经援神契》曰:德至八方,则祥风至。
《尚书大传》曰:舜将禅禹,八风脩通。
又曰:成王时,越裳重译而来朝,曰:久矣天之无烈风迅雨,意中国有圣人乎。
《庄子》曰:列子御风而行,泠然,旬有五日而后反。
《国语》曰:海鸟爰居,止於鲁国东门之外,三日,展禽曰:今其有灾乎,是岁也,海多大风。
《荆州星占》曰:箕星一名舌,动则大风至。
《风俗通》曰:飞廉,风伯也,风师,箕星也。
《管公明传》曰:公明言树上已有少女微风,其雨应至矣,[事具雨部。]
周生《列子》曰:夫獦叶之风,不应八节。
《风土记》曰:六月则有东南长风,俗名黄雀,长风时,海鱼变为黄雀,因为名也。
括地图曰:奇肱氏能为飞车,从风远行,汤时,西风吹奇肱车至於豫州,汤破其车,不以示民,十年,西风至,乃复使作车,遣归,去玉门四万里。
《论衡》曰:儒者论太平瑞应,皆言五日一风,风不鸣条。
《述征记》曰:长安宫南有灵台,有相风铜乌,或云,此乌遇千里风,乃动。
《神仙传》曰:葛玄行,遇神庙,乘车不下,须臾,有大风逐玄,埃尘涨天,玄大怒曰:小邪敢尔,即举手指风,风便止。
刘欣期《交州记》曰:风母,出九德县,似猿,见人若惭,屈颈,打杀,得风还活。
《风俗通》曰:风或清明来久长,不摇树本枝叶,离地二三丈者,此有龙德在其下,风或清,不及地二三尺者,此君子之风。
《楚辞》曰:光风转蕙汎崇兰,[事具草部。]
又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十洲记》曰:炎州,在南海中,上有风生兽,似豹,青色,状如狸,以铁椎锻其头,数十下乃死,张其口向风,须臾而起。
【诗】晋庾阐江都遇风诗曰:天吴踊灵壑,将驾奔冥霄,飞廉振折木,流景登扶摇,洪川伫宿浪,跃水迎晨潮,仰眄蹙玄云,俯听聒悲飚。
梁简文帝咏风诗曰:飘飖散芳势,汎漾下蓬莱,传凉入镂槛,发气满瑶台,委禾周邦偃,飞鶂宋都回,亟摇故叶落,屡荡新花开,暂舞惊凫去,时送蕊香来,已拂巫山雨,何用卷寒灰。
梁孝元帝咏风诗曰:楼上起朝妆,风花下砌傍,入镜先飘粉,翻衫好染香,度舞飞长袖,传歌共绕梁,欲因吹少女,还捋拂大王。
梁刘孝绰咏风诗曰:袅袅秋声,习习春吹,鸣兹玉树,焕此铜池,罗帷自举,袖衿乃披,惭非楚侍,滥赋雄雌。
梁王台卿咏风诗曰:侵望不可识,去来非有情,乍见珠帘卷,时觉洞房清,暂拂兰池上,掆淡玉尘生,一辨雄雌异,还恶庶人轻。
梁何逊咏风诗曰: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馀声。
梁庾肩吾咏风诗曰:宋地鶂飞初,湘川燕起馀,扫坛聊动竹,吹薤欲成书,苍梧洞犹在,合浦树应疏,阳乌一转翅,千里定非虚。
梁贺文摽咏春风诗曰:排帘动轻幔,汎水拂垂杨,本持飘落蕊,翻送舞衣香。
陈祖孙登咏风诗曰:飖飏楚王宫,徘徊绕竹丛,带叶俱吟树,将花共舞空,飘香双袖里,乱曲五弦中,试上高台听,悲响定无穷。
【赋】楚宋玉风赋曰:楚襄王游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与庶人共者耶,宋玉对曰:夫风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缘於太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徘徊於桂椒之间,翱翔於激水之上,猎蕙草,离秦衡,槩新夷,被稊杨,北上玉堂,经于洞房,故其风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夫塕然起於穷巷之间,动沙塸,吹死灰,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后汉赵壹迅风赋曰:惟巽卦之为体,吐坤[原作神,据冯校本改。]气而成风,纤微无所不入,广大无所不充,经营八荒之外,宛转毫毛之中,察本莫见其始,揆末莫睹其终,啾啾飕飕,吟啸相求,阿那徘徊,声若歌讴,抟之不可得,系之不可留。
晋李充风赋曰:寻之不见其终,迎之莫知其来,四方为之易位,八维为之轮回,游聚则天地为一,消散则六合洞开。
晋陆冲风赋曰:爰太玄之遐始,惟浮沉之剖分,详乾坤之至德,莫风气之独尊。配无形於大象,化万品于烟煴,释凝润於黄壤,降霈泽於苍元,生无常域,潜无定栖,擢昧聚发,寻虚散归,肆六合以骋迈,括毫毛而徘徊,引沉性於未萌,挫登形於已就,宣刚柔之流化,导四气之灵候,若乃祝融司节,炎精赫弈,敛朱唇而长啸,承音响而来薄,猥熻熠以盈扉,洌缠绵以结幕,九域荡摇,区宇挥霍。
晋湛方生风赋曰:有气曰风,出自幽冥,萧然而起,寂尔而停,虽宇宙之宏远,倏俄顷而屡经,同神功於不疾,等至道於无情,胡马感而增思,风母殒而复生,启惨冬之潜蛰,达青春之勾萌,因严霜以厉威,顺和泽以开荣,故君德喻其靡草,风人假以为名,及其猛势将奋,屯云结阴,洪气郁彿,殷雷发音,勃然鼓作,拂高陵深,天无澄景,岭无停林,六鶂为之退飞,万窍为之哀吟,亦有飘泠之气,不疾不徐,飗飗微扇,亹亹清舒,王乔以之控鹄,列子以之乘虚,若乃春惠始和,重褐初释,遨步兰皋,游眄平陌,响咏空岭,朗吟竹柏,穆开林以流惠。疏神襟以清涤,轩濠梁之逸兴,畅方外之冥適。
晋江逌风赋曰:惟浑成之既载兮,统天地以资始,网宇宙以结罗兮,洞万形而通纪,莫適柔健,靡测阴阳,於音罔徵,在体无方,假姿众象,借韵宫商,若飔厉狂震,触物怒号,卷扬江海,回拔陵崤,巨鶂迸慑以退翼,爰居丧宿而遐逃。
晋王凝之风赋曰:起玄朔之重云,驱东极之洪涛,越四溟而蓬勃,经五岭而萧条,其鼓水也,无川不涉,靡流不往,溟海天回,江湖云荡。
齐王融拟风赋曰:奄兮日采之既移,忽兮群景之将驰,靡轻筠之碧业,泛曾松之翠枝,总高羽而萧瑟,韵珠露之参差,此烈士之英风,长寥亮其如斯。
齐谢朓拟风赋曰:开翠帷之影蔼,响行珮之轻鸣,扬淮南之妙舞,发齐后之妍声,子云寂寞,叔夜高张,烟霞洞色,苓荑结芳,斯则幽人之风也,梁沈约拟风赋曰:若夫摇玉树,响金扉,拂九层之羽盖,转八凤之珠旂,时卷瑶台翠帐,乍动佚女轻衣,此盖羽客之仙风也。
又八咏曰:临春风,春风起春树,游丝暧如网,落花雰似雾,先汎天津池。还过细柳枝,蝶逢飞摇漾,燕值羽参差,扬桂旆,动芝盖,开燕裾,吹赵带,赵带飞参差,燕裾合复离,容仪已照灼,春风复回薄,氛氲桃李花,青跗含素萼,既为风所开,复为风所落,摇绿蒂,扤紫茎,舞春雪,杂流莺,迎行雨於高唐,送归鸿於碣石,拂明镜之冬尘,解罗衣之秋襞,既铿锵以动珮。又氛氲而流射,始摇荡以入闺,终徘徊而缘隙,明珠帘於绣户,散芳尘於绮席,佳人不在兹,春风为谁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