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杂乱无章 zá luàn wú zhāng 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例句]救火车开不进狭窄的弄。水桶拿不出许多。往来取水只是~的一阵胡闹。 ★叶圣陶《一桶水》 [同义词]乱七八糟、千头万绪 [反义词]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思想等 be scatterbrained
杂七杂八 zá qī zá bā 形容东西非常混杂,或事情非常杂乱。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3回:“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杂七杂八,强为贯串,以为掩人耳目。” [例句]里面~堆得满满的,实在找不下个腾的地方! ★赵树理《三里湾》 [同义词]杂乱无章 [反义词]井井有条、整整齐齐 [语法]作宾语、定语、状语;指事情非常杂乱 miscellaneous
再接再厉 zài jiē zài lì 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出处]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例句]取得好成绩也不能自满,要~,不断进取。 [同义词]再接再砺 [反义词]得过且过 [语法]作定语、状语;用于鼓励 make persistent efforts
在劫难逃 zài jié nán táo 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例句]挨一天是一天唄。~,有什么法儿?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4章 [同义词]劫数难逃、坐以待毙、在所难免 [反义词]洪福齐天、鸿运高照 [语法]作谓语、分句;指不可避免 there is no escape
在所不惜 zài suǒ bù xī 在:处于。表示处于某种情况,决不吝惜。 [出处]明·无名氏《娇红传》:“乐极生悲,俗语不诬。妾病不能扶持,生愿不谐,死亦从兄,在所不惜也。” [例句]果能撄城固守,区区民房,原~。 ★清·金念劬《避兵十日记》 [同义词]在所不辞 [语法]作谓语;形容不吝啬 will not grudge
在所难免 zài suǒ nán miǎn 免:避免。指由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 [出处]清·李宝嘉《活地狱》第九回:“或者阳示和好,暗施奸刁的,亦在所难免。” [例句]这本书不是方言调查统计,应收未收或不该收而收的词~。 ★吴宗济《<简明吴方言词典>序》 [同义词]在所无免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谦词 unavoidable
载歌载舞 zài gē zài wǔ 载:动词词头,无实义。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出处]宋·郭藏倩《乐府诗集·北齐南郊乐歌·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灵府。” [例句]春节晚会上,穿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代表,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欢庆节日。 [同义词]手舞足蹈、欢欣鼓舞、兴高采烈 [反义词]垂头丧气 [语法]作谓语、状语;形容欢乐的场面 festively singing and dancing
载酒问字 zài jiǔ wèn zì 载:携带。带着酒去别人家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出处]《汉书·扬雄传下》:“家素贫,嗜酒,人希至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又,“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 [例句]好事之徒,载酒而问人奇字。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饮食》 [语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勤学好问
赞不绝口 zàn bù jué kǒu 不住口地称赞。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宝玉看了,赞不绝口。” [例句]他常常在我面前把秋桐的文章捧上了天,~。 ★邹韬奋《经历·新闻记者的作品》 [同义词]誉不绝口、赞口不绝 [反义词]骂不绝口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很好 full of praise
糟糠之妻不下堂 zāo kāng zhī qī bù xià táng 糟糠:用以充饥的酒糟糠皮等粗劣的食物;堂:正房。不要遗弃共过患难的妻子。 [出处]《后汉书·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例句]~,宁死不敢承命,王如听臣自赎,倾家可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爱惜患难之妻
凿壁偷光 záo bì tōu guāng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例句]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的志士。 ★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同义词]囊虫映雪、穿壁引光、废寝忘食 [反义词]不学无术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勤学
早出晚归 zǎo chū wǎn guī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例句]他按照~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孙犁《芦花荡》 [同义词]早出暮归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作息
造谣惑众 zào yáo huò zhòng 制造谣言,迷惑群众。 [出处]邹鲁《江苏光复纪事》:“又都督府颁发暂行军律:一临阵退缩者斩,一强奸妇女者斩,一骚扰百姓者斩,一造谣惑众者斩。” [例句]更加上还有坏人的~,眼看着人心要散了。 ★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同义词]蛊惑人心、妖言惑众、造谣生事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坏人
造谣生事 zào yáo shēng shì 制造谣言,挑起事端。 [出处]《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 [例句]有许多言论是荒唐无知、捕风捉影、~。 ★郭小川《沉重的教训》 [同义词]蜚短流长、含血喷人、造谣中伤 [反义词]歌功颂德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生事
造谣中伤 zào yáo zhòng shāng 中伤:攻击和陷害别人。制造谣言,陷害别人。 [出处]《后汉书·杨秉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 [例句]这人品质恶劣,对别人惯会~。 [同义词]蜚短流长、含血喷人、血口喷人 [反义词]歌功颂德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伤害别人
择善而从 zé shàn ér cóng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例句]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 ★老舍《张自忠·剧中重要人物说明》 [同义词]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从善如流 [反义词]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吹毛求疵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学好 choose and follow what is right
贼喊捉贼 zéi hǎn zhuō zéi 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现……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例句]这个狡滑的小偷,偷了人家的钱后,还~,嫁祸于人。 [同义词]倒打一耙、颠倒黑白 [语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混淆视听 a thief crying "Stop thief "
债台高筑 zhài tái gāo zhù 形容欠债很多。 [出处]《汉书·诸侯王表序》:“分为二周,有逃债之台。” [例句]由于经营不善,这家公司现已陷入~的境地。 [同义词]家徒四壁、民劣财尽 [反义词]绰有余裕、金玉满堂 [语法]作谓语、补语;指欠钱 be heavily in debt
沾沾自喜 zhān zhān zì xǐ 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例句]然而象他那样的人,决不至于让某一件事的胜利弄得~,就此满足。 ★茅盾《子夜》五 [同义词]自鸣得意、沾沾自满 [反义词]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自鸣得意 play the peacock
瞻前顾后 zhān qián gù hòu 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例句]有些事情看准了就马上去做,不要总是~,畏首畏尾。 [同义词]左顾右盼 [反义词]一往直前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顾虑太多 look round the corner
斩草除根 zhǎn cǎo chú gēn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例句]~,萌芽不发;斩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发。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七 [同义词]剪草除根、削株掘根 [反义词]放虎归山、养痈贻患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彻底成事 cut the weeds and dig up the roots
斩钉截铁 zhǎn dīng jié tiě 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朱子全书·孟子》:“君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 [例句]我喜欢那种~的作风。 [同义词]斩钢截铁、斩钉切铁 [反义词]拖泥带水 [语法]作定语、状语;指干脆 resolute and decisive
崭露头角 zhǎn lù tóu jiǎo 崭:突出;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例句]此番吴氏北返,独倡保定会议,无非欲~,力与段派抗衡。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一五回 [同义词]牛刀小试、初试锋芒、显露头角 [反义词]不露圭角、默默无闻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初显才华 cut a figure
辗转反侧 zhǎn zhuǎn fǎn cè 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例句]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同义词]翻来复去、夜不成眠 [反义词]高枕无忧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睡不着觉 toss about (in bed)
战无不胜 zhàn wú bù shèng 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例句]自先王以来,楚兵~。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九回 [同义词]攻无不克、百战百胜 [反义词]一触即溃、不堪一击、望风披靡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力量强大 invincible
战战兢兢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例句]那小孩~地走着,唯恐摔倒。 [同义词]如履薄冰、兢兢业业 [反义词]胆大妄为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心情 trembling with fear
张灯结彩 zhāng dēng jié cǎi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例句]国庆节期间,广场上~,好不热闹。 [同义词]披红戴绿 [反义词]披麻戴孝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喜庆气氛 decorate with lanterns and streamers
张冠李戴 zhāng guān lǐ dài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例句]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了。 ★沈从文《边城》十四 [同义词]破绽百出、似是而非 [反义词]无可非议、毫厘不爽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弄错了对象 put Zhang’s hat on Li’s head
张口结舌 zhāng kǒu jié shé 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出处]《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例句]凶手感到这声音象是一个铁棒击打在他的头上,他转头一看,大惊失措,~。 ★曲波《林海雪原》二十八 [同义词]哑口无言、瞠目结舌 [反义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语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指惊讶或害怕 with open mouth
张牙舞爪 zhāng yá wǔ zhǎo 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出处]《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附录二《新编小儿难孔子》:“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例句]见了州官,州判老爷胆子也壮了,~,有句没句,跟着教习说了一大泡。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 [同义词]呲牙咧嘴、凶相毕露、青面獠牙 [反义词]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喜眉笑眼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外表神态 bare fangs and brandish claws < rampant; truculent>
掌上明珠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比喻接受父母疼爱的儿女,特指女儿。 [出处]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例句]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同义词]心肝宝贝 [反义词]视若敝屣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儿女 be the apple of one’s eye
仗势欺人 zhàng shì qī rén 仗:凭借,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学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例句]许多人发展了官僚主义的作风,~,用强迫命令的方法去完成工作任务。 ★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同义词]狗仗人势、欺人太甚 [反义词]锄强扶弱、除暴安良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小人 throw one’s weight about
仗义执言 zhàng yì zhí yán 直言:直接说出来。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二:“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例句]人类便应声而起,~,与魔鬼战斗。(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 [同义词]理直气壮、直言不讳 [反义词]违天悖理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敢说话 speak out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招兵买马 zhāo bīng mǎi mǎ 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例句]我们人手不足,需要~了。 [同义词]招降纳叛 [反义词]孤军作战、顾盼自雄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扩军 enlarge an army
招架不住 zhāo jià bù zhù 招架:抵挡。抵挡不了或没有力量再支持下去。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8回:“姚天君招架不住,掩一锏,望内便走。” [例句]因农民起来形势甚猛,地主阶级~,其武装势力大部分投降农会。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同义词]担当不起 [反义词]一夫当关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不能抵挡 can’t ward off blows
招摇过市 zhāo yáo guò shì 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例句]这几个人,穿着奇装异服,~,得意洋洋。 [同义词]引人注目、白日衣绣 [语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指故意引人注意 swagger through the streets–blatantly seek publicity
招摇撞骗 zhāo yáo zhuàng piàn 撞骗:寻机骗人。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出处]《清会典事例·七四八·刑部·吏律职制》:“学臣应用员役,傥有招摇撞骗及受贿传递等弊,提调官不行访拿究治者,亦交部议处。” [例句]只是奴才们在外头~,闹出事来,我就耽不起。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六回 [同义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掩人耳目 [反义词]实事求是、名不虚传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坏人 swindle and bluff
昭然若揭 zhāo rán ruò jiē 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出处]《庄子·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例句]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七回 [同义词]彰明较著、众目昭彰 [反义词]真伪莫辨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已经很明白 abundantly clear
照本宣科 zhào běn xuān kē 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出处]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三折:“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例句]说法是~,十分单纯的。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同义词]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 [反义词]断章取义、添油加醋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死读 repeat what the book says
照章办事 zhào zhāng bàn shì 按照规定办理事情。 [出处]陈世旭《将军镇》第十章三:“那就更得让她学会照章办事。国有国法,院有院规,不然,还得了?” [例句]法律虽然铁面无私,~,至少没那么不知趣,会去干涉一位大爷的私事。 ★《警察和赞美诗》 [同义词]公事公办 [反义词]徇私舞弊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do someth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ions
著书立说 zhù shū lì shuō 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出处]唐·陈黯《言风》:“扬雄亦慕仲尼之教者,以著书立言为事,得自易哉。” [例句]将南京元武湖赐与庄尚志~,鼓吹休明。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 [同义词]著书立言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写作
针锋相对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夫一切回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例句]彩云听着唐卿的话来得厉害,句句和自己的话~,思忖只有答应了再说。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六回 [同义词]针锋相投 [反义词]逆来顺受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辩论 tit for tat
珍禽异兽 zhēn qín yì shòu 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同“珍禽奇兽”。 [出处]《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异常,不异于国。” [例句]灯作伞形,六角间有圆者,镂人物花卉,~。 ★清·王韬《瀛濡杂志》 [同义词]珍禽奇兽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贵重奇异的动物
真才实学 zhēn cái shí xué 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 [例句]一百个说空话的人,不如一个有~的实干家。 [同义词]真知灼见 [反义词]不学无术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真本事 genuine ability and learning
真凭实据 zhēn píng shí jù 确凿的凭据。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我本是个安分良民,人家说我私贬鸦片,都是雠扳,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例句]处理任何案件,都必须有~。 [同义词]铁证如山、信而有征、有目共睹 [反义词]荒谬之谈、无稽之谈、捕风捉影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证据 conclusive evidence
真相大白 zhēn xiàng dà bái 大白:彻底弄清楚。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 [出处]《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例句]经过严密的侦察,这个案件终于~。 [同义词]原形毕露、真相毕露 [反义词]深不可测、真伪莫辨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poke
真心诚意 zhēn xīn chéng yì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例句]他相信献忠确实是~地归顺朝廷。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同义词]真心实意 [反义词]虚情假意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同“真心实意”
真知灼见 zhēn zhī zhuó jiàn 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例句]两家之学皆深入宋儒之室,但以汉学为不可废耳,多倚墙之见,依违之言,岂~者哉! ★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 [同义词]深知灼见、真知卓见、灼见真知 [反义词]一孔之见、一得之见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评论人的看法 correct and penetrating views
枕戈待旦 zhěn gē dài dàn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例句]我先前只知道武将大抵通文,当“~”的时候,就会做骈体电报,这回才明白虽是文官,也有深谙韬略的了。 ★鲁迅《准风月谈·冲》 [同义词]枕戈坐甲、枕戈以待 [反义词]醉生梦死、高枕无忧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提防 be ready for battle
振臂一呼 zhèn bì yī hū 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例句]此话甚有道理。目前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只要有人~,谁不揭竿而起。 ★姚雪垠《李自成》 [同义词]登高一呼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大声号召 raise arm in call for action
振奋人心 zhèn fèn rén xīn 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出处]峻青《火把赞》:“啊,火把,这饱经革命风暴的胶东老根据地的乡亲们手中高举的火把,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那么振奋人心。” [例句]我们得到一个~的消息。 [同义词]鼓舞人心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使人振作 heart-stirring
振振有词 zhèn zhèn yǒu cí 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出处]清·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例句]小顺儿的妈的北平话,遇到理直气壮~的时候,是词汇丰富,而语调清脆,象清夜的小梆子似的。 ★老舍《四世同堂》八 [同义词]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念念有词 [反义词]理屈词穷、张口结舌、词不达意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态度 have a leg to stand on
震耳欲聋 zhèn ěr yù lóng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例句]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是~。 [同义词]振聋发聩 [反义词]万籁无声、万籁俱寂 [语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很大 deafening
震撼人心 zhèn hàn rén xīn 撼:摇动。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出处]《后汉书·任隗传》:“窦宪秉权,专作威福,内外朝臣莫不震撼。” [例句]我听到这~的消息时激动得快要流泪。 [同义词]激动人心、感人至深 [反义词]静若秋水、无动于衷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触动人心
争分夺秒 zhēng fēn duó miǎo 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例句]我们在学习上要~。 [同义词]分秒必争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爱惜时间 against time
争权夺利 zhēng quán duó lì 争夺权力和利益。 [出处]《战国策·秦策》:“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例句]他们就只晓得~,草菅人命。 ★郭沫若《蔡文姬》第三幕 [同义词]明争暗斗、争名夺利 [反义词]和平共处、退避三舍、明哲保身 [语法]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权欲很强 contend for power and profit
争先恐后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十四回:“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直抢上来。” [例句]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各班同学~,奋力争先。 [同义词]力争上游、争前恐后 [反义词]退避三舍 [语法]作谓语、状语;形容人的动作等 rush off to the front
蒸蒸日上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蒸蒸:上升、兴盛的样子。一天比一天上升发展。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出处]《诗经·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明·李开先《闲居集·资善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五经博士西桥刘公墓志铭》:“余蒸蒸焉日有长进,而公病归矣。” [例句]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吗?(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 [同义词]欣欣向荣、如日方升、隆隆日上 [反义词]每况愈下、江河日下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兴旺 flourishing
正本清源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出处]《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例句]~的工作是艰巨复杂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 [同义词]端本正源、正本澄源 [反义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态度 radically reform
正大光明 zhèng dà guāng míng 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出处]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大抵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洞然四达。” [例句]这会儿讲走门路,~大道儿,自然要让连公公,那是老牌子。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一回 [同义词]光明磊落 [反义词]心怀叵测、偷偷摸摸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襟怀坦白 just and honourable
正襟危坐 zhèng jīn wēi zuò 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出处]《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例句]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和我对话起来。 ★郭沫若《学生时代·到宜兴去》 [同义词]整衣危坐、肃然危坐、整襟危坐 [反义词]威义不肃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恭敬严肃地坐着 be serious
正人君子 zhèng rén jūn zǐ 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出处]《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例句]旬这样的才是斯文骨肉朋友,有意气,有肝胆,相与了这样~,也不枉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同义词]志士仁人、跳梁小丑 [反义词]臧仓小人 [语法]作主语、宾语;用于讽刺人 zaddik
正中下怀 zhèng zhòng xià huái 正合自己的心意。 [出处]《后汉书·刘玄传》:“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例句]不想他那里来请,~。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回 [同义词]如愿以偿、心满意足、称心如意 [反义词]大失所望、出乎意料 [语法]作谓语、宾语;形容符合心意 play into somebody’s hands
郑重其事 zhèng zhòng qí shì 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例句]孙俊英背剪着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 ★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同义词]一丝不苟、一板一眼、一本正经 [反义词]掉以轻心、视若等闲、敷衍了事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对事的态度
之乎者也 zhī hū zhě yě 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出处]宋·文莹《湘山野录》:“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例句]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叫人半懂不懂的。 [同义词]咬文嚼字、焉哉乎也 [反义词]的了吗呢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老学究 archaism
知彼知己 zhī bǐ zhī jǐ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出处]《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例句]对付敌人,一定要~,才能百战百胜。 [同义词]知己知彼 [反义词]一问三不知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商业等 know each other
知过必改 zhī guò bì gǎi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出处]《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例句]是呀,我是个旧脑瓜子,我是个夹生饭,往后我~。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 [同义词]知过能改、过而能改 [反义词]将错就错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谦虚 always correct an error when one becomes aware of it
知难而进 zhī nán ér jìn 明知困难,却敢于向前。指迎着困难上。 [出处]《左传·定公六年》:“子立而后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例句]我们在学习中要~,绝不可知难而退。 [同义词]力争上游、再接再厉 [反义词]知难而退、畏葸不前、望而却步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不怕困难 press forward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知难而退 zhī nán ér tuì 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例句]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 ★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 [同义词]听天由命、畏葸不前、望而却步 [反义词]知难而进、力争上游、再接再厉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人的态度 withdraw after learning of the difficulties
知情不举 zhī qíng bù jǔ 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我为巡城之职,理宜奏闻;若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这知情不举的罪名,亦所不免。” [例句]迨后听得连自己参劾了,道是通同作弊,~的罪名,就知自己有些不便,镇日将大门紧关。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六回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知人善任 zhī rén shàn rèn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功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例句]只有~,才能人尽其才。 [同义词]任人唯贤 [反义词]妒贤嫉能、任人唯亲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用人 to use a man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织锦回文 zhī jǐn huí wén 绣在锦缎上的回文诗。指情诗或书信。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则为你彩笔题诗,织锦回文;送得人卧枕着床,忘餐废寝。” [例句]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太后因见苏蕙~《璇玑图》,甚为喜爱,时刻翻阅。” [同义词]锦字回文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情诗
执迷不悟 zhí mí bù wù 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例句]快叫田见秀跟众贼将前来投降,不要~,自走绝路!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 [同义词]顽固不化、一意孤行、屡教不改 [反义词]迷途知返、浪子回头、悬崖勒马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坚持错误 adhere stubbornly to errors
直截了当 zhí jié liǎo dàng 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例句]他说话、办事~,认真干脆。 [同义词]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反义词]转弯抹角、旁敲侧击、指桑骂槐 [语法]作状语、定语;指干脆 straight from the shoulder
直言不讳 zhí yán bù huì 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出处]《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例句]这倒不必多心,我是个无党无派的人,才敢这样~。 ★梁斌《红旗谱》五十二 [同义词]直抒己见、心直口快、单刀直入 [反义词]隐晦曲折、旁敲侧击、隐约其辞 [语法]作定语、状语;指直说 give it to somebody straight from the shoulder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例句]可是你“~”。我们偶说一句妨碍的话,你就说不吉利。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同义词]肆意妄为 [语法]作宾语、分句;指肆意妄为 one may steal a horse while another may not look over the hedge
只争朝夕 zhǐ zhēng zhāo xī 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出处]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例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 [同义词]分秒必争、争分夺秒、朝乾夕惕 [反义词]虚度年华、蹉跎岁月、空耗时日 [语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抓紧时间 seize every minute
纸上谈兵 zhǐ shàng tán bīng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例句]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同义词]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反义词]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空谈 an armchair strategist
纸醉金迷 zhǐ zuì jīn mí 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出处]宋·陶穀《清异录·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例句]我来到日本不久,听的不多,见的不广,但在五光十色、~的纷乱生活中,有些事物给我的刺激特别深。 ★杨朔《樱花雨》 [同义词]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反义词]粗茶淡饭、质朴无华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奢华糜烂的生活 luxury and dissipation
指挥若定 zhǐ huī ruò dìng 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 [出处]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例句]他刚刚坐定,这一大群人已经跟了进来,用各种阿谀逢迎的言词称颂他神机妙算,“~”。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 [同义词]胸有成竹、心中有数、稳操胜券 [反义词]心中无数、手忙脚乱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胸有成竹 be calm in directing
指鹿为马 zhǐ lù wéi mǎ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例句]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同义词]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反义词]是非分明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故意颠倒黑白 call a stag a horse
指日可待 zhǐ rì kě dài 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出处]宋·曾肇《论内批直付有司》:“推今日欲治之心,为之不已;太平之功,指日可待。” [例句]是以我主上神佑,泥马渡江,正位金陵,用贤任能,中兴~。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十一回 [同义词]指日可下、计日程功、指日而待 [反义词]遥遥无期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为期不远 be just round the corner
指桑骂槐 zhǐ sāng mà huái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他每日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例句]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的抱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 [同义词]指鸡骂狗、旁敲侧击、借题发挥 [反义词]直言不讳、直截了当、指名道姓 [语法]作主语、谓语、状语;用于说话与作文 point at the mulberry and abuse the locust–point at one but abuse another
指手划脚 zhǐ shǒu huà jiǎo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划脚,剖说那事。” [例句]这就用不着你~了,我们当然要交给领导处理。 ★浩然《艳阳天》第86章 [同义词]指东划西、评头品足、比手划脚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乱加指点 gesticulate
趾高气扬 zhǐ gāo qì yáng 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出处]《左传·桓公十三年》:“举趾高,心不固矣。”《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例句]但是那种~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 ★闻一多《复古的空气》 [同义词]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 [反义词]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妄自菲薄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人的神态 go to one’s head
至高无上 zhì gāo wú shàng 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出处]《淮南子·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汉·许慎《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例句]只要能把国家从水深火热里救出来,他就是~的英雄。 ★梁斌《红旗谱》四十二 [同义词]高高在上、无出其右、登峰造极 [反义词]等而下之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最高 paramount
至理名言 zhì lǐ míng yán 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出处]《晋书·山涛传》:“涛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帝称之曰:‘天下名言也。’” [例句]《晋书·山涛传》:“涛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帝称之曰:‘天下名言也。’” [同义词]金玉良言、良药苦口、天经地义 [反义词]奇谈怪论、无知妄说、无稽之谈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精辟的言论 great speech axiom
至死不悟 zhì sǐ bù wù 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出处]《抱朴子·道意》:“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例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疲精力,~。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五柳先生下 [同义词]执迷不悟、至死不渝、死心塌地 [反义词]见风使舵、随风转舵、随波逐流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不醒悟
志大才疏 zhì dà cái shū 疏:粗疏,薄弱。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例句]此人言过其实,~。 [同义词]眼高手低、一无所能 [反义词]精明强干、游刃有余、一柱擎天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空想家 hitch one’s waggon to a star
志士仁人 zhì shì rén rén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例句]~,兴亡之数,鸿纤亿刹,常如视诸掌。 ★清·黄宗羲《吴山益然大师塔铭》 [同义词]耿介之士 [反义词]无耻之徒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贤人
志同道合 zhì tóng dào hé 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例句]两人起先虽觉得~,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 ★闻一多《杜甫》 [同义词]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莫逆之交 [反义词]分道扬镳、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志趣相投的人 cherish the same ideals and follow the same path
志在四方 zhì zài sì fāng 四方:天下。立志于天下。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扆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 [例句]妾闻“男子~”。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 [同义词]雄心壮志 [反义词]胸无大志、鼠目寸光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有理想
治病救人 zhì bìng jiù rén 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例句]我们应该抱着~的态度来帮助他,挽救他。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59章 [同义词]救死扶伤 [反义词]落井下石、致人死地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常与“惩前毖后”连用 cure the sickness to save the patient
炙鸡絮酒 zhì jī xù jiǔ 用一只鸡和棉絮渍酒祭奠。指悼念故人,祭品虽薄而情意很深。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同义词]只鸡絮酒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悼念故人
炙手可热 zhì shǒu kě rè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出处]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例句]~握大权,待郎充犬吠篱边。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同义词]烜赫一时、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反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权势等 the supreme arrogance of a person with great power
掷地作金石声 zhì dì zuò jīn shí shēng 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出处]《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例句]真是字字~啊! ★习仲勋《彭总在西北战场》 [同义词]掷地有声、掷地赋声、掷地金声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文章
智勇双全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 。” [例句]要讲究策略,有勇有谋,~。 [同义词]大智大勇 [反义词]有勇无谋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个性 both brave and resourceful
置若罔闻 zhì ruò wǎng wén 置:放,摆;若:好象;罔:没有。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阁臣相构》:“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推其微意,谓便做也得。” [例句]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独有宝玉~。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 [同义词]置之不理、置之度外、熟视无睹 [反义词]如雷灌耳、刮目相看、聚精会神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不予理睬 turn a deaf ear to
置之不理 zhì zhī bù lǐ 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六回:“各人听了,反不以为是,就有说他是嫌钱多的,又有说他是愿贫不愿富的,邓仪卿种种置之不理而已。” [例句]老师批评他,他~。 [同义词]置若罔闻、束之高阁、置之度外 [反义词]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不理睬 put something on one side
置之度外 zhì zhī dù wài 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例句]七十老翁,死生早~,由他去吧。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 [同义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漠然置之 [反义词]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语法]作谓语;指不放在心上 give no thought to
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例句]长淮横溃祸非轻,坐见~倾。 ★明·丁鹤年《自咏》 [同义词]砥柱中流、擎天柱石 [反义词]随波逐流 [语法]作定语、宾语;指中心人物 a tower of strength
中流击楫 zhōng liú jī jí 击:敲打;楫:浆。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例句]~,着祖生之鞭;下濑横戈,成汉武之志。 ★《晚清文学丛钞·童子军·草檄》 [同义词]奋发图强、击楫中流 [反义词]委靡不振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立志
中原逐鹿 zhōng yuán zhú lù 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例句]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唐·魏征《述怀》诗 [同义词]逐鹿中原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争夺政权
忠心耿耿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七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损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例句]卢永祥见一个~的陈乐山忽然变了样子,还不晓是何缘故,十分诧异。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八回 [同义词]赤胆忠心、忠贞不渝、披肝沥胆 [反义词]虚与委蛇、假仁假义、忘恩负义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忠诚 a true blue
忠言逆耳 zhōng yán nì ěr 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例句]烟馆里的人,都看这人来历不明,劝他不要与那人要好,却是~,哪里听得。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 [同义词]良药苦口、持平之论 [反义词]甜言蜜语、花言巧语 [语法]作谓语、宾语、分句;常与“良药苦口”连用 a home truth
忠贞不渝 zhōng zhēn bù yú 忠:忠诚;贞:有操守;渝:改变。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出处]张扬《第二次握手》:“我始终期望着,有朝一日,把自己的学识、才能献给祖国;同时把自己忠贞不渝的感情,完美无缺地献给你。” [例句]他对党对人民的~。 [同义词]忠贞不二、忠心耿耿、赤胆忠心 [反义词]六亲不认、大逆不道、离经叛道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 loyal
众口难调 zhòng kǒu nán tiáo 调:协调。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难做出一种饭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比喻做事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出处]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 [例句]臣非纵子不忠,奈~。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 [同义词]莫衷一是、见仁见智 [反义词]一模一样、毫无二致、如出一辙 [语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很难满足众人 it is difficult to cater for all tastes
众口一词 zhòng kǒu yī cí 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出处]宋·欧阳修《论议濮安懿王典礼札子》:“众口一辞(词),纷然不正。” [例句]适才仇老所言姻事,~,此美事也,有何不可?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 [同义词]异口同声 [反义词]众说纷纭、言人人殊、莫衷一是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说法一致 with one voice
众目睽睽 zhòng mù kuí kuí 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许多人争着眼睛看着。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 [出处]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例句]~之下,拿他调到一边咬耳朵,人家心里会怎么想?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同义词]有目共睹、大庭广众、众目昭彰 [反义词]掩人耳目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 the eyes of the masses are fixed on somebody or something
众怒难犯 zhòng nù nán fàn 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 [出处]《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例句]你们来意甚善,只是~,赶快去吧。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 [同义词]众怒难任 [语法]作宾语、定语;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 One cannot afford to incur public wrath.
众叛亲离 zhòng pàn qīn lí 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例句]他坚持与人民为敌,以至~,死无葬身之地。 [同义词]土崩瓦解、孤家寡人、分崩离析 [反义词]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和衷共济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得人心 be utterly isolated
众矢之的 zhòng shǐ zhī dì 矢:箭;的:箭靶的中心。众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 [出处]清·李渔《义士李伦表传》:“是此四孤者,实为众射之地。” [例句]语堂为提倡语录体,在此几成~。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 [同义词]过街老鼠 [反义词]明目张胆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目标 target of public criticism
众说纷纭 zhòng shuō fēn yún 纷纭:多而杂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元·戴表元《剡源集·跋濂溪二程谥议》:“然当纯公既没,众说纷纭,卒能坚忍植立。” [例句]臣尝询访边方年高知事之人,~,各有所见。 ★明·李承勋《陈言边务疏》 [同义词]议论纷纷、言人人殊、各抒己见 [反义词]众口一词、异口同声、千篇一律 [语法]作谓语;常与“莫衷一是”连用 opinions vary
众所周知 zhòng suǒ zhōu zhī 大家普遍知道的。 [出处]《玉娇梨》第二十回:“城中宣杂难住,莫苦就在众所周知石村卜一居,与白公为邻。” [例句]这种小说的生产,~,主要是为了“爆炸”,所以他特别注意的是政治上的应时。 ★孙犁《文林谈屑(一)·运动文学与揣摩小说》 [同义词]尽人皆知、妇孺皆知、有目共睹 [反义词]一无所知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in the public eye
众望所归 zhòng wàng suǒ guī 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出处]《晋书·列传三十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宋·陈亮《复陆伯寿》:“舍试揭榜,伏承遂释褐于崇化堂前,众望所归,此选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气为之光鲜。” [例句]他非去不可!~,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五 [同义词]人心所向、德高望重、年高德劭 [反义词]众叛亲离、土崩瓦解、分崩离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enjoy popular confidence
众志成城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例句]段祺瑞既得国务员同情,便以为~,正可一战。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八回 [同义词]众擎易举、万众一心、戮力同心 [反义词]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同床异梦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万众一心 unity is strength
重蹈覆辙 chóng dǎo fù zhé 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出处]《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例句]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免~。 [同义词]重蹈前辙、蹈其覆辙 [反义词]前车可鉴、前车之鉴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说、希望和警告的场合 follow the same disastrous road to ruin
重整旗鼓 chóng zhěng qí gǔ 整:整顿,收拾。比喻失败之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出处]清·萧山湘灵子《轩亭冤》卷上:“依欲重振旗鼓,烦你拟篇男女乎权文,劝戒女子。” [例句]至清室已覆,袁为总统,他自然~,又复上台。”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八回 [同义词]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另起炉灶 [反义词]偃旗息鼓、一蹶不振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个人、团体等 draw together forces to start afresh after a defeat
重足而立 chóng zú ér lì 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出处]西汉·贾谊《过秦论》下:“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例句]胁持荐绅,开告讦之门,兴罗织之狱,士大夫~。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第四卷 [语法]作谓语;指不敢迈步 one foot close to another
舟中敌国 zhōu zhōng dí guó 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例句]势苟安则异类同心也,势苟危则~也。 ★唐·陆贽《论关中事宜状》 [同义词]众叛亲离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人与人之间
周而复始 zhōu ér fù shǐ 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出处]《汉书·礼乐志》:“精健日月,星辰度理,阴阳五行,周而复始。” [例句]季节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荣枯,~,年年如此。 [同义词]循环往复、终而复始 [反义词]一去不复返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循环往复 go round and round
朱衣点头 zhū yī diǎn tóu 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出处]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十八引《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 [同义词]朱衣点额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考试高中
珠联璧合 zhū lián bì hé 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出处]《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例句]便是你两个,当日无心相遇,也想不到今日~,作了同床姐妹。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 [同义词]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十分完美 excellent combination
诸如此类 zhū rú cǐ lèi 诸:众多;此:这,这样。象这类的各种事物。 [出处]《晋书·刘颂传》:“诸如此类 ,亦不得已已。” [例句]书法、绘画、吟诗,~,他无一不会。 [同义词]依此类推 [语法]作状语、分句;常与“举不胜举”连用 and all that
蛛丝马迹 zhū sī mǎ jì 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出处]清·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例句]机敏的公安人员根据现场的~,很快找到了作案人的线索。 [同义词]一望可知 [反义词]千丝万缕、千头万绪 [语法]作主语、宾语、状语;指线索 clues
助桀为虐 zhù jié wéi nüè 桀:即夏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相传是暴君;虐:残暴。帮助夏桀行暴虐之事。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例句]又加上他那次子纪成文,~,作的那些侵冒贪黩,忌刻残忍的事,一时也道不尽许多。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同义词]为虎作伥、为虎添翼、助纣为虐 [反义词]助人为乐、除暴安良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为虎作伥 help a tyrant to do evil
助纣为虐 zhù zhòu wéi nüè 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据传是暴君。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例句]后又助着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讨好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 [同义词]为虎作伥、为虎添翼 [反义词]助人为乐、除暴安良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为虎作伥 hold a candle to the devil
筑坛拜将 zhù tán bài jiàng 指仰仗贤能。 [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例句]一遇汉祖,~,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铸成大错 zhù chéng dà cuò 铸:铸造,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制成器物;错:错误。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例句]倘若我晚回一步,岂不~!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 [同义词]阴差阳错 [反义词]痛改前非 [语法]作谓语;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commit grave mistakes
抓耳挠腮 zhuā ěr náo sāi 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帮子。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例句]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眉花眼笑。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 [同义词]搓手顿脚、心急火燎、无可如何 [反义词]镇定自若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焦急、生气、心乱等 manner of anxiety or happiness
专横跋扈 zhuān hèng bá hù 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 [出处]《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例句]领导者~,就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同义词]横行霸道、恣行无忌、肆无忌惮 [反义词]彬彬有礼、谦谦君子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蛮不讲理 imperious and despotic
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例句]不由我不~搞这一套。 ★叶圣陶《招魂》 [同义词]聚精会神、专心一志、一心一意 [反义词]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魂不守舍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聚精会神 have eyes only for
转弯抹角 zhuǎn wān mò jiǎo 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前。” [例句]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 [同义词]迂回曲折、隐晦曲折、闪烁其辞 [反义词]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直言不讳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说话 prunes and prism
转危为安 zhuǎn wēi wéi ān 由危险转为平安(多指局势或病情)。 [出处]《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例句]经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这名危重病人已经~。 [同义词]转败为胜、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反义词]得而复失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局势等 turn the corner
装聋作哑 zhuāng lóng zuò yǎ 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 [例句]自己的事为甚么要让旁人摆布,自己还~! ★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同义词]不闻不问、装模作样、矫柔造作 [反义词]振聋发聩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故意当不知道 turn deaf ear to
装模作样 zhuāng mó zuò yàng 样:模样、姿态。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 [出处]宋·史浩《荆钗记传奇》:“装模作样,恼吾气满胸膛。” [例句]冷酒冷粉冷汤,着咱如何近傍,百般~,讪笑寒酸魍魉。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 [同义词]装腔作势、矫柔造作、无病呻吟 [反义词]本来面目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故做姿态 be affected
装腔作势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出处]《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娘娘不消着急,他这两三日请我不去,故这等装腔作势。”罗广斌 杨益言《红岩》第十三章“余新江望着眼前这个横蛮无理,惯于装腔作势的敌人,气愤地握紧了拳头。” [例句]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民的心。 ★《〈艾青诗选〉自序》 [同义词]虚张声势、装模作样、装聋作哑 [反义词]神情自若、落落大方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故意做作 prune and prisms
壮志凌云 zhuàng zhì líng yún 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出处]《汉书·扬雄传下》:“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 [例句]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气,而是奋发图强,~,气吞山河。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同义词]豪情壮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反义词]垂头丧气、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理想 with soaring aspirations
壮志未酬 zhuàng zhì wèi chóu 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出处]唐·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例句]这些感情炽烈的诗篇,抒发了作者~的愤懑之情。 [同义词]功败垂成、功亏一篑、付之东流 [反义词]如愿以偿、称心如意、马到成功 [语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志向没有实现 lofty aspirations left unfulfilled
追根究底 zhuī gēn jiū dǐ 追究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出处]洪深《飞将军》:“你们这些做新闻记者的,就是喜欢这样追根究底地问。” [例句]我们一定要~,把它弄清楚。 [同义词]追本溯源、顺藤摸瓜、追本求源 [反义词]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查根由 get to the root of the matter
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出处]《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铅刀编·滁州奠枕楼记》:“乾道八年,济南辛侯(辛弃疾)自司农寺簿来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惴惴然不自安。” [例句]大家都认为这是震南村第一个大灾难,愁眉苦脸,~。 ★欧阳山《苦斗》六七 [同义词]忐忑不安、惶恐不安、心慌意乱 [反义词]心安理得、悠然自得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心情 be anxious and fearful
卓有成效 zhuó yǒu chéng xiào 卓:卓越,高超。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出处]明·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县官备礼亲造其庐,重加奖励。” [例句]我们要奋发地工作,~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同义词]立竿见影、行之有效 [反义词]无济于事、杯水车薪、劳而无功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效果明显
捉刀代笔 zhuō dāo dài bǐ 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例句]领导干部都有自己的~人。 [同义词]请人捉刀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为别人写东西 write for somebody else
捉襟见肘 zhuō jīn jiàn zhǒu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例句]平时所过的早就是~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 ★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同义词]衣不蔽体、衣衫褴褛、百孔千疮 [反义词]绰有余裕、绰绰有余、完美无缺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非常贫困 have too many problems to deal with
捉摸不定 zhuō mō bù dìng 捉摸:猜测。形容变化无常,无法猜测预料。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却说朱武、杨春两个正在寨里猜疑,捉摸不定。” [例句]只是到底会不会受处分,他就~了。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二十六章 [同义词]变化莫测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难以猜测
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例句]他长年累月~地工作。 [同义词]废寝忘食、不辞劳苦、摩顶放踵 [反义词]游手好闲、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勤奋 persevere
字里行间 zì lǐ háng jiān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 [例句]老弟上的条陈,第一要不拘成格,~,略带些古文气息,方能中肯。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二回 [同义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行间字里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字句之间 between the lines
字斟句酌 zì zhēn jù zhuó 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例句]他说话从不随随便便,而是~。 [同义词]咬文嚼字、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反义词]离题万里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慎重用词 choose one’s words with great care
自暴自弃 zì bào zì qì 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出处]《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例句]读书人悲观失望,~;可是那些工人却多么坚强呵,多么勇敢呵! ★欧阳山《苦斗》五三 [同义词]妄自菲薄、自惭形秽 [反义词]自强不息、自高自大、自命不凡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cut off one’s nose to spite one’s face
自不量力 zì bù liàng lì 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例句]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真才实学,何敢~,妄自谈文。 ★《镜花缘》第八十七回 [同义词]蚍蜉憾树、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反义词]量力而行、力所能及、自知之明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没有自知之明 overestimate one’s strength or oneself
自惭形秽 zì cán xíng huì 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例句]她~般只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不敢发一言。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 [同义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自愧不如 [反义词]妄自尊大、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愧不如 have a sense of inferiority or inadequacy
自得其乐 zì dé qí lè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例句]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倒也~。 ★朱自清《杂文遗集·蒙自杂记》 [同义词]悠闲自得、逍遥自在、悠哉游哉 [反义词]自找苦吃、自作自受、忧天悯人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能安闲 be content with one’s lot
自高自大 zì gāo zì dà 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例句]人要是~,瞧不起别人,就不能进步。 [同义词]夜郎自大、妄自尊大、自命不凡 [反义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 [语法]作主语、谓语、定语;指自以为是 have a swelled head
自告奋勇 zì gào fèn yǒng 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这饶守原本只有这一个狮子国;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例句]好心的渔户~,选拔了五十多名上等青年猎手,披弓带箭前去寻找。 ★曲波《林海雪原》三十六 [同义词]毛遂自荐、挺身而出 [反义词]畏首畏尾、畏葸不前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主动要求 offer to undertake
自给自足 zì jǐ zì zú 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出处]《三国志·魏志·步隲传》:“种瓜自给。”《列子·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例句]人民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展开了~的大生产运动。 ★冯德英《苦菜花》第九章 [同义词]自产自销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己满足 self-sufficient
自顾不暇 zì gù bù xiá 暇:空闲。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今虽略有生机,但自顾不暇,何能另有安顿哥哥之处。” [例句]其以满洲为可倚赖乎?彼~,何有于汉人。 ★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七回 [同义词]自身难保、明哲保身 [反义词]助人为乐、慷慨解囊、救死扶伤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个人或集体 be busy enough with one’s own affairs
自愧不如 zì kuì bù rú 弗:不。自己惭愧不如别人。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例句]在那地方,圣裔们繁殖得非常多,成着使释迦牟怪和苏格拉底都~的特权阶级。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同义词]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反义词]自鸣得意、自高自大、自以为是 [语法]作谓语、宾语;表示自卑 consider oneself inferior to another
自力更生 zì lì gēng shēng 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出处]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例句]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叫做~。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同义词]自食其力、独立自主、自给自足 [反义词]仰人鼻息、寄人篱下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靠自己 regeneration through one’s own efforts
自鸣得意 zì míng dé yì 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昙花记》:“挥策四顾,如辛幼安之歌于千古江山,自鸣得意。” [例句]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 [同义词]洋洋得意、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反义词]垂头丧气、灰心丧气、心灰意懒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以为是 crow over
自命不凡 zì mìng bù fán 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杨大洪》:“大洪杨先生涟,微时为楚名儒,自命不凡。” [例句]娄县沈童者,年甫冠,习帖括,~,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同义词]自高自大、惟我独尊、孤芳自赏 [反义词]自惭形秽、自愧不如、虚怀若谷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清高 think one’s penny silver
自欺欺人 zì qī qī rén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例句]有人说中国的实业就会借此促进,那是~之谈。 ★鲁迅《两地书·二九》 [同义词]掩耳盗铃、掩人耳目 [反义词]实事求是 [语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相互欺骗 deceive oneself as well as others
自强不息 zì qiáng bù xī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例句]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的精神。 [同义词]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卧薪尝胆 [反义词]自暴自弃、自轻自贱、心灰意懒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人的决心 make unremitting efforts to improve oneself
自取灭亡 zì qǔ miè wáng 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出处]《阴符经》卷下:“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例句]倭兵犯顺,~。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五回 [同义词]自投罗网、作法自毙、玩火自焚 [反义词]置人死地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自己找死 cut one’s throat
自然而然 zì rán ér rán 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 [出处]《牟子理惑篇》:“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例句]不知怎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 [同义词]水到渠成、听其自然、大势所趋 [反义词]装腔作势、矫柔造作、事在人为 [语法]作状语;指自然形成 naturally
自生自灭 zì shēng zì miè 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 [出处]唐·白居易《岭上云》诗:“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例句]新生事物,如不关心和培育,就只能是~。 [同义词]听其自然、听天由命、听之任之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生物、文艺等 emerge of itself and perish of itself
自食其果 zì shí qí guǒ 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出处]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例句]玩火者只会自食其果。 [同义词]自作自受、玩火自焚、咎由自取 [反义词]嫁祸于人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作自受 eat one’s own bitter fruit
自食其力 zì shí qí lì 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出处]《礼记·礼器》:“食力无数。”陈浩集说:“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例句]居贫,~,隐田里间,以教授为业,非义不为,人敬惮之。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泰山御史传》 [同义词]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反义词]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靠自己 cut one’s own grass
自始至终 zì shǐ zhì zhōng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例句]~,秀莲唱得很拘谨,好像并不想取悦听众。 ★老舍《鼓书艺人》五 [同义词]从头到尾、始终如一、始终不渝 [反义词]有始无终、有头无尾、虎头蛇尾 [语法]作定语、状语;表示始终如一 from start to finish
自私自利 zì sī zì lì 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出处]《晋书·潘尼传》:“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列子·杨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 [例句]我么?你问我么?我是~的个人主义者! ★柔石《二月》二 [同义词]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反义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克己奉公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只考虑自己 self-concern
自讨苦吃 zì tǎo kǔ chī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出处]明·张岱《陶庵梦忆·朱云崃女戏》:“殷殷防护,日夜为劳,是无知老贱自讨苦吃者也。” [例句]可是我有一种毛病,自己也疑心是~的要苗,就是偶尔要想想。 ★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 [同义词]自寻烦恼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找麻烦 make a rod for one’s own back
自投罗网 zì tóu luó wǎng 投:进入;罗网:捕捉鱼鸟的器具。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出处]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诗:“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宋·苏轼《策别十七·去奸民》:“譬如猎人终日驰驱践蹂于草茅之中,搜求伏兔而搏之,不待其自投于罗网而后取也。” [例句]凤姐故意报怨他失信,贾瑞急的起誓。凤姐因他~,少不的再寻别计令他知改。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二回 [同义词]自取灭亡、自作自受、飞蛾扑火 [反义词]逃之夭夭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己送死 put one’s head in the moose
自我陶醉 zì wǒ táo zuì 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出处]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诗:“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例句]学习有了进步时,决不能沾沾自喜,~。 [同义词]自鸣得意、自得其乐、沾沾自喜 [反义词]若有所失、自惭形秽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自己欣赏 narcissi
自我牺牲 zì wǒ xī shēng 为别人(或事)牺牲自己。 [出处]陶铸《松树的风格》:“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例句]中华民族富于~的传统精神,在无数民族,革命先烈身上都可得到印证。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例句]这些理论~。 [同义词]格格不入、杆格不入 [反义词]自圆其说、无懈可击、天衣无缝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或文章 paradox
自言自语 zì yán zì yǔ 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鬼促促的,在这自言自语,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 [例句]一面点头,一面咂嘴弄舌的,~了一回。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 [同义词]喃喃自语 [反义词]默不做声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己说话 talk to oneself
自以为是 zì yǐ wéi shì 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例句]世人往往~,自夸其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同义词]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夜郎自大 [反义词]妄自菲薄、自惭形秽、自暴自弃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主观不虚心 consider oneself correct
自由自在 zì yóu zì zài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 [例句]看那些交了卷出去的人真象~的仙人。 ★叶圣陶《马铃瓜》 [同义词]无拘无束 [反义词]身不由己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没有约束 footloose and fancy free
自圆其说 zì yuán qí shuō 圆:圆满,周全。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出处]清·方玉润《星烈日记》七十:“以世俗之情遇意外之事,实难自圆其说。” [例句]哈哈,单于殿下,你自己都不能~了吧。 ★曹禺《王昭君》第五幕 [同义词]无懈可击、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反义词]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破绽百出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露破绽 make one’s statement consistent
自知之明 zì zhī zhī míng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例句]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的。 [同义词]知己知彼 [反义词]不自量力 [语法]作宾语;指了解自己的情况 self-knowledge
自作聪明 zì zuò cōng míng 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出处]《尚书·蔡仲之命》:“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严州分水县,故额草书‘分’字,县令自作聪明者,谓草体非宜,自真书三字刻而立之。” [例句]郑令虽笨,不至于此,难保不是经手家人~,所以弄出这样笑话来。 ★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九回 [同义词]班门弄斧、自以为是、故作姿态 [反义词]自以为非、自知之明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耍小聪明 think oneself clever
自作主张 zì zuò zhǔ zhāng 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做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 [例句]凡事总得回过他,就是多用些,也无话说,但不可~。 ★清·李宝嘉《活地狱》第八回 [同义词]擅自做主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擅自做主 self-assertion
自作自受 zì zuò zì shòu 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例句]他这会子不说保养着些,还要捉弄人;明儿病了,叫他~。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同义词]自食其果、自讨苦吃、自投罗网 [反义词]嫁祸于人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自食其果 stew in one’s own juice
总而言之 zǒng ér yán zhī 总的说起来。 [出处]《容斋随笔·卷六·洗儿金钱》:“若总而言之,殆不可胜算。” [例句]~,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千结束。 ★《毛泽东选集·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 [同义词]综上所述、一言以蔽之 [语法]作分句;用于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the long and short
纵横交错 zòng héng jiāo cuò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见《万法归宗》中载有是符,其画纵横交贯,略如小篆。” [例句]我国是一个多山之国,山脉~。 [同义词]犬牙交错 [反义词]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事物非常复杂 crisscross
纵虎归山 zòng hǔ guī shān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例句]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同义词]养虎遗患、养痈贻患、后患无穷 [反义词]斩草除根、斩尽杀绝、除恶务尽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把敌人放走 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
走马观花 zǒu mǎ guān huā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例句]看这部书也不过~。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 [同义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反义词]下马看花、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语法]作谓语、状语、宾语;指走过场 gain a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cursory observation
走马看花 zǒu mǎ kàn huā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例句]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同义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语法]作谓语、状语、宾语;指应付 gain a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cursory observation
走马上任 zǒu mǎ shàng rèn 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先以陈公走马赴任,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 [例句]你看他那种~的神气,你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位全然不懂教育的外行乃至老腐败。 ★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同义词]下车伊始、加官晋爵、走马之任 [反义词]削职为民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讽刺 go to take office
走南闯北 zǒu nán chuǎng běi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例句]他自小~,见过许多大世面。 [同义词]南征北战 [反义词]足不出户、深居简出 [语法]作谓语、定语;泛指闯荡 journey north and south
走投无路 zǒu tóu wú lù 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鄷都?” [例句]她真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鲁迅《彷徨·祝福》 [同义词]山穷水尽、穷途末路、日暮途穷 [反义词]左右逢源、如愿以偿、天从人愿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遇到绝境 be driven from pillar to post
足智多谋 zú zhì duō móu 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例句]~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同义词]智谋过人、大智若愚、诡计多端 [反义词]愚昧无知、愚不可及、束手无策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计谋多 resourcefulness
祖祖辈辈 zǔ zǔ bèi bèi 辈辈:一代一代。世世代代。 [出处]王朔《永失我爱》:“何雷,咱祖祖辈辈可没出过流氓。” [例句]我~都是种地的。 [同义词]世世代代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世世代代 for generations
钻牛角尖 zuān niú jiǎo jiān 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出处]老舍《神拳》第三幕:“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别死钻牛角尖。” [例句]他遇事爱~。 [同义词]钻牛犄角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用于处事 take unnecessary pains to study an insignificant or insoluble problem
罪不容诛 zuì bù róng zhū 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出处]《汉书·游侠传序》:“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 [例句]这厮若论着五刑发落,可便~。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 [同义词]罪大恶极、罪该万死、十恶不赦 [反义词]大慈大悲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罪恶极大 even death cannot atone for the offence
罪大恶极 zuì dà è jí 罪恶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矧如(秦)桧者,密奉虏谋,胁君误国,罪大恶极 ,岂可赦乎。” [例句]倘不如命地“帮忙”,当然,~了。先将忘恩负义之罪,布告于天下。 ★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 [同义词]罪贯满盈、罪恶昭著、十恶不赦 [反义词]功德无量、功盖天地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罪大 be guilty of the most atrocious crimes
罪魁祸首 zuì kuí huò shǒu 魁:为首的。作恶犯罪的头子。 [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例句]这场空难事故的~竟然是一只在机场上空飞翔的鸽子。 [同义词]元凶巨恶、祸首罪魁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坏头目 chief criminal
罪有应得 zuì yǒu yīng dé 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例句]这个人以权谋私,贪污公款,受到法律的制裁,真是~。 [同义词]咎由自取、自食其果、自讨苦吃 [反义词]罚不当罪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应该受惩罚 culpable of punishment
醉生梦死 zuì shēng mèng sǐ 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出处]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例句]一切有志者都不应该~、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同义词]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灯红酒绿 [反义词]兢兢业业、节衣缩食、粗茶淡饭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处世态度 the lotus-eaters
醉翁之意不在酒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出处]宋·欧阳修《醉瓮亭记》:“醉瓮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例句]松坡果乐此不倦,我也可高枕无忧,但恐~,只借此过渡,瞒人耳目呢。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二回 [同义词]醉翁之意 [语法]作分句;形容人的行动与言语 the drinker’s heart is not in the cup
左顾右盼 zuǒ gù yòu pàn 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出处]晋·左思《咏史》诗:“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例句]都尉朝天跃马归,香风吹人花乱飞。银鞍紫鞚照云日,~生光辉。 ★唐·李白《走笔独孤附马》诗 [同义词]东张西望、瞻前顾后 [反义词]目不转睛、目不斜视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人的神态 glance right and left
左邻右舍 zuǒ lín yòu shè 左右的邻居。也比喻关系比较接近的其它单位。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 [例句]照顾‘~’,不能搞先进迁就落后,不能搞平均主义。 ★《人民日报》1984.8.3 [同义词]街坊邻里 [反义词]天涯海角、天南海北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左右的邻居 neighbours
左提右挈 zuǒ tí yòu qiè 挈:带领。比喻共相扶持。也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照顾。 [出处]《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灭燕易矣。” [例句]果能举~之实,宁复有南强北胜之虞?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七回 [同义词]相互提携 [语法]作谓语;指辅佐 support each other
左右逢源 zuǒ yòu féng yuán 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出处]《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例句]这样,他们在落笔的时候,便已有着“成竹在胸”、“~”的形势。 ★邹韬奋《经历·青年“老学究”》 [同义词]得心应手、称心如意 [反义词]左支右绌、左右为难 [语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指人际关系 have one’s bread buttered on both sides
左右开弓 zuǒ yòu kāi gōng 左右手都能射箭。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做几项工作。 [出处]元·白朴《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例句]那兴儿真个自己~,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同义词]左宜右有 [反义词]左支右绌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同时进行 shoot first with one hand,then with the other
左右为难 zuǒ yòu wéi nán 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为难,如何是好!” [例句]千思万想,~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同义词]进退两难、进退维谷、骑虎难下 [反义词]一路顺风、一帆风顺、得心应手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事情棘手 in a dilemma
作壁上观 zuò bì shàng guān 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例句]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的。 ★鲁迅《两地书·七》 [同义词]袖手旁观、隔岸观火、置身事外 [反义词]见义勇为、拔刀相助、蹑足其问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袖手旁观 be an onlooker
作恶多端 zuò è duō duān 作恶:做干事。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二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例句]在载垣等,未尝不自恃为顾命大臣,纵使~,定邀宽典。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咸丰季年三奸伏诛》 [同义词]无恶不作 [反义词]乐善好施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坏人 do all kinds of evil
作法自弊 zuò fǎ zì bì 指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秦惠王)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例句]章谊叟侍郎有田有明州……叹其赋重。从兄彦武在俯视曰:‘此~之过也。’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 [同义词]作法自毙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作茧自缚 zuò jiǎn zì fù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出处]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诗:“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宋·陆游《剑南诗稿·书叹》:“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例句]我们需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但不可过于繁琐,弄得~,捆住自己的手脚。 [同义词]作法自毙、自讨苦吃、自作自受 [反义词]嫁祸于人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作自受 spin a cocoon around oneself
作威作福 zuò wēi zuò fú 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出处]语出《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例句]姜三膘子一辈子是~,花天酒地。 ★曲波《林海雪原》二 [同义词]耀武扬威、横行霸道、盛气凌人 [反义词]仁至义尽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独断专横 tyrannically abuse one’s power
坐吃山空 zuò chī shān kōng 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例句]到京之后,住在店里,已经是当卖度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同义词]坐吃山崩、暴殄天物、立吃地陷 [反义词]集腋成裘、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 sit idle and eat,everything will be used up
坐地分赃 zuò dì fēn zāng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脏物。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32回:“他是坐地分赃,手下有二百余名绿林中人。” [例句]附近一带防军,望风生惧,没人敢与接仗,甚且与他勾通,转好~。 ★《民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同义词]坐地分账、坐享其成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瓜分赃物 take a share of the spoils without participating personally in the robbery
坐观成败 zuò guān chéng bài 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 [出处]《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 [例句]吾想西伯侯姬昌自在安然,违避旨意,按兵不动,~,真是可恨。★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 [同义词]作壁上观、隔岸观火、袖手旁观 [反义词]蹑足其闷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不参与 wait to see what will come of another’s venture
坐井观天 zuò jǐng guān tiān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处]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例句]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樗配之辈。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 [同义词]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管窥蠡测 [反义词]见多识广、包罗万象、无懈可击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见识少 look at the sky from the bottom of a well
坐立不安 zuò lì bù ān 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例句]萧状元终日在此来往,吾等见了~。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同义词]坐卧不宁、如坐针毡、忐忑不安 [反义词]镇定自若、心平气和、平心静气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情绪 ants in one’s pants
坐失良机 zuò shī liáng jī 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木果木之败》:“若不审敌势,坐失良机,使兵心至于溃败。” [例句]‘左’倾路线却断言中间派别是所谓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因而~。 ★刘伯承《回顾长征》 [同义词]坐失机宜 [反义词]不失时机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浪费机会
坐视不救 zuò shī bù jiù 坐视:坐着看。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看着不去援救。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即蜀中危急,孤岂可坐视不救。” [例句]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热心帮助,决不能~。 [同义词]见死不救、袖手旁观、作壁上观 [反义词]奋不顾身、赴汤蹈火、临危不惧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见死不救
坐收渔利 zuò shōu yú lì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例句]骑虎难下,正好,让我慢慢来个~。 ★艾纳《新事旧编》 [同义词]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无功受禄 [反义词]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善于抓住机会 reap the spoils of victory without lifting a finger
坐卧不安 zuò wò bù ān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例句]一连数日,神思恍惚,~。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六 [同义词]坐立不安、惶恐不安、忐忑不安 [反义词]心安理得、若无其事、满不在乎 [语法]作谓语、补语;指人的情绪 be unable to sit down or sleep at ease
坐享其成 zuò xiǎng qí chéng 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出处]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葛苍公传》:“欲使他人干事,彼坐享其成,必误公事。” [例句]人要有勤奋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可有~,好逸恶劳的思想。 [同义词]不劳而获、坐收渔利 [反义词]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享受现成的东西 sit idle and enjoy the fruits of other’s work
坐以待毙 zuò yǐ dài bì 坐着等死。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例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民大众不会~。 [同义词]束手待毙、劫数难逃、在劫难逃 [反义词]柳暗花明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死 sit still waiting for death
座无虚席 zuò wú xū xí 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出处]《太平广记·龙三·释玄照》:“他常常愿意讲授一千遍《法华经》,以利于他人。在山中开讲之后,虽然寒暑无常,山路险恶,但是来听讲的总是坐无虚席。” [例句]从早到晚,长椅上都是~。 ★航鹰《开市大吉》 [同义词]济济一堂、座无空席、坐无虚席 [反义词]寥寥无几、一无所有、空无所有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多 be booked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