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韫秀

  王韫秀(约741-777),唐代名媛诗人,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女,宰相元载妻也。

  她所嫁的老公元载,刚成亲时,家境贫寒,不得不借住在岳父家里,受到妻族的请示嘲笑,连头也抬不起来。时日一长,元载忍耐不住了,就赋诗【别妻王韫秀】和王韫秀作别,要离开她家,去长安求功名。王韫秀见此情景,也决心离开娘家,宁愿和元载一起受穷,写下了【同夫游秦】的诗。

  元载夫妻携手入西秦以后,因元载学问超群,很快得到皇帝的器重,然而,男人有钱就变坏。元载当了宰相后,渐渐贪赃纳贿,生活奢侈。后终被代宗赐死, 他的儿子伯和、仲武、等都被杀。抄家后,抄没金银珠宝、庄园田产无数。按唐律,元载家的妻女并不处斩,只投入宫中做粗活。但王韫秀不愿意再苟活偷生,她说:“王家十二娘子,二十年太原节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死亦幸矣,坚不从命!”。这句话凛然有大丈夫气概,她坚持不屈,于是被官府笞杖齐下,活活打死。

赵显宏

  [元](约公元一三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号学村,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延?末前后在世。与孙周卿同时。工散曲,所作有和李伯瞻的殿前欢四支,今犹存。

黑老五

  黑老五,又称梨园黑老五,生平、里籍均不详。

苏涣

  苏涣(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少为盗,善用白弩,巴蜀商人苦之,号为白跖。后折节读书。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成为进士,累迁侍御史。湖南崔?辟为从事。?遇害,走交、广,?哥舒晃反,兵败伏诛。涣工诗,其诗质朴刚劲,不尚藻绘,充满愤世嫉恶之情。尝为变律诗十九首上广州节度使李勉,勉厚待之。与杜甫有交游,杜甫亦有与赠答之诗,杜甫赞其诗“殷殷留金石声”,又称其“才力素壮,辞句动人”,“突过黄初诗”1。《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诗一卷,早佚。今存诗四首。

  生平

  苏涣,蜀人,两唐书无传。少年时狂放任侠,又因善放白弩,巴蜀商人把他称为“白跖”。后折节读书,学有所成,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中杨栖梧榜进士(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三)。大历最初几年在湖南,公元769年(大历四年)春,杜甫至湖南,还写了一首《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记异》诗,记他与苏大(即涣)的交游。同年(大历四年)七月,湖南观察使崔瑾被兵马使臧蚧杀害,于是苏涣逃到交广,煽动哥舒晃叛乱,不久被镇压。

  怀素在公元769年(大历四年)春离开湖南进京之前与苏涣有交往。此间苏涣曾写过一首《怀素上人草书歌》赞怀素草书。根据此诗题下一行注文说:这首诗是兼送怀素赴广州谒见广州刺史徐浩的,徐浩任广州刺史在767年(大历二年)夏四月,所以苏涣与怀素的交游应该是767年(大历二年)四月以前。[2]

  杜甫晚年流落湖南江上时,苏涣曾访杜甫于江浦。杜甫对他的《变律》诗十分赞赏。《变律》是古体诗,虽有讽刺,但质朴无文,不求藻饰。或称“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陈子昂)一鳞半甲”。《全唐诗》今存苏涣诗四首。

睢玄明

  睢玄明,生平、里籍均不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一说即睢景臣。约公元一三三0年前后在世,今见散曲咏鼓,甚佳。

苏彦文

  苏彦文,约公元1302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不详。金华(今属浙江省)人,与同辈。元・《云阳集》卷二《送苏彦文归金华序》载其:"以才学掾江西行省,声誉翕然。进入中书,摧引进之职…为掾时廉洁平恕,未尝以一毫势力施于人,而又本之以书,缘之以词翰,崇论闳议,倾动一时。"元・钟嗣成《录鬼簿》说他"有地冷天寒越调及诸,极佳。"今仅存套数一套,写雪中寒士的贫苦生活,风格灏烂泼辣。约元成宗大德中前后在世。工曲著有调及诺乐府《录鬼簿》传于世。

  钟嗣成

萧昕

  萧昕(702-791),河南人。少补崇文进士。开元十九年,首举博学宏辞,授阳武县主簿。

杜兼

  杜 兼,字处弘,中书令正伦五世孙。初,正伦无子,故以兄子志静为后。父?,为郑州录事参事军事。

  安禄山乱,宋州刺史李岑以兵迎之,为追骑所害。兼尚幼,逃入终南山。伯父存介为贼执,临刑,兼号呼愿为奴以赎,遂皆免。建中初,进士高第,徐泗节度使张建封表置其府。积劳为濠州刺史。性浮险,尚豪侈。德宗既厌兵,大抵刺史重代易,至历年不徙。兼探帝意,谋自固,即?武备,募占劲兵三千,帝以为才。元和初,入为刑部郎中,改苏州刺史。比行,上书言李?必反,留为吏部郎中。寻擢河南尹。杜佑素善兼,终始倚为助力。所至大杀戮,裒?财赀,极耆欲。适幸其时,未尝败。卒,年七十。家聚书至万卷。

王籍

  王籍(生卒年不详),字文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南朝梁诗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诗,而享誉王籍诗史。有文才,不得志。齐末为冠军行参军,累迁外兵记室。梁天监末任湘东王萧绎咨议参军,迁中散大夫等。王籍诗歌学谢灵运,《南史・王籍传》称“时人咸谓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庄周”。

  生平

  王籍出身世族高门,祖父王远,宋时为光禄勋;父僧?,为齐骁骑将军,在王氏支庶中,家世不算显赫。王籍“七岁能属文,及长好学,博涉有文气。乐安任?见而称之。尝于沈约座赋得《咏烛》,甚为约赏”。任?以笔体著称,沈约以诗著称,前后领骚文坛,他们的奖掖当是使王籍名声大振的重要原因。所以,“齐末,为冠军行参军,累迁外兵、记室。”入梁之后,曾于“天监初,除安成王主簿、尚书三公郎,廷尉正”(《梁书》本传)。

  由于仕途不尽得意,王籍信游山水以自遣。为此,在余姚、钱塘令任,曾遭贬黜。湘东王萧绎镇守会稽,引为谘议参军。其间,他常游境内的云门、天柱诸山,或累月不返,有王羲之、谢安等避居东山恣情山水的遗风。《入若耶溪》诗就是在其间写成的。“??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自谢灵运开山水诗一派,相继描摹追踪者多有,但均不能达到寓玄情于山水浑然交融到一体的境地,而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联颇得谢灵运诗风的神韵,所以“当时以为文外独绝”(《梁书》本传)以至“简文吟咏不能忘之;孝元讽味,以为不可复得。”(《颜氏家训》)可见当时影响之大。至于后世,追摸王籍而造成新诗的如王维、柳宗元以及诸多画论家,大抵都从该诗得到教益。在中国文学史上,以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奠定自己地位的人不少,王籍即其中突出一例。后湘东王守荆州,仍引为藩府谘议参军,带作塘令。然王籍终因仕途蹭蹬而郁郁寡欢,到职“不理县事,日饮酒,人有讼者,鞭而遣之。”(《梁书・王籍传》)不久,病卒。

窦参

  窦参(733~792年),字时中,中唐大臣。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西北)人。工部尚书窦诞之玄孙。以门荫累官御史中丞。参习法令,通政术,“为人矜严悻直,果于断”。唐德宗时以为宰相,“阴狡而愎,恃权而贪”,因故贬至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宣武节度使刘士宁送给窦参绢五十匹,湖南观察使李巽上疏检举他“交通藩镇”。德宗怒欲杀之。陆贽替窦参说情,才未被杀,贬作郴州(湖南省郴州市)别驾(总秘书长),隔年,再贬?州(现越南荣市)司马。不久赐死。全部家产、奴仆送至长安,连头上戴的发簪也充公。

  【生平】

  窦参父窦审言,闻喜尉,以参贵赠吏部尚书。窦参出身于官宦世家,年少时性格刚强,喜爱学习法律。初以门荫任万年县(在今陕西西安市)尉,后调奉先县。该县有一权贵之子酒醉后欺厚胞妹,其父无能力阻止,气愤而死。窦参依法将这个恶棍打杀,全县吏民皆惧服窦参的威严,后被提升任大理寺司直。

  婺州(今浙江金华县)刺史邓?贪污银800缗,宰相极力袒护,准备从轻处理,不让抄没其财产。德宗皇帝命朝臣商议,多数人为讨好宰相而同意从轻处理,但窦参依据律令争辩,认为应当依法处置,终于使朝廷依法抄没了邓的财产。他即被升为监察御史。又有湖南观察使府判官马彝被权贵诬陷下狱,经他核查予以平反,再升任御史中丞。

  他在御史任上,揭发官吏的不法行为不讲面情,不畏权势,多次和宰相争论。德宗皇帝几次召见他,听取他对国事的见解,颇受器重,被加授兼户部侍郎。虽受宰相排挤,但他行事仍好专断,有神策军将军孟华作战有功,被人诬陷其有谋反罪;龙武将军李建玉作战中被吐蕃俘虏,部下有人告其通敌。两人皆定为死罪,他坚持查明事实真相,平反了两桩冤案,受到朝野称赞,因此,再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领度支、盐铁使。

  他得皇帝宠信,掌握了大权,从此行事专横,又以权贪利,皇帝每次召集宰相议事,事毕当别人散去时,他总要逗留皇帝身边,向皇帝进言,意欲独专朝事。他在朝中和各地树植了许多党羽,依靠这些亲信告密,使各地官员皆畏惧他的权势,淄青节度使李纳就曾以重金贿赂他。他的族侄窦申时任给事中,受到他的庇护,多行不法之事。凡新任职的官吏大多要到窦申处拜访行贿,或探听朝事。德宗皇帝曾告诫窦参,要他训斥其侄,但他并不理睬,任其所为,引起好多官员同时揭发窦申的受贿罪,德宗才将窦申贬为道州司马。同时以窦参有管教不严之责,将他贬为郴州别驾。在他去湖南郴州贬所时,湖南观察使李巽又揭发他曾接受了宣武节度使刘士宁的贿赂。德宗大怒,欲杀,经人讲情,再贬骧州司马,抄没其家产和奴婢。因宦官在皇帝前不断进言,致窦参被赐死于邕州(在今广西南宁市南郁江南岸)。

杨牢

  [唐](公元八三一年至?年)字松年,弘农(一作河南)人。生于唐文宗太和五年,卒年不详。年六岁,母命就学,误入父友家。友方弹綦,戏以局为题命赋,牢应声而成。父从田弘正,死于赵军。牢走常山二千里,号伏叛垒,求尸归葬。单?冬月,往来太行间,冻肤皱瘃,衔哀泣血,时称孝童。年十八,登大中二年(公元八四八年)进士第,颇有诗名。性卞急,累居幕府,主人多不容。

鲜于枢

  鲜于枢(一二四六–一三○二),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自号困学山民,又号直寄老人。蓟州(今天津蓟县)人。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江浙行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元成宗大德六年(一三○二)卒。为人豪放耿直,常与上司争是非于公庭之间,一语不合,则拂袖而去,为百姓爱戴,称"我鲜于公"。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新元史》有传。著有《困学斋集》。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羊滔

  羊滔,泰山人,大历中宏词及第。诗四首。

章玄同

  武后时人。久视中,张锡为相,请还庐陵王,坐流循州。玄同有流所赠诗,盖亦当时贬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