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若水

  陈若水 浙江苍南仙居柘园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武进士。

胡令能

  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唐贞元、元和时期人。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

朱仲晦

  【作者小传】: 朱仲晦,王绩乡人。诗一首。

元万顷

  [唐](公元?年至约六八九年)字不详,洛阳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唐武后永昌元年。善属文,放达不羁。起家拜通事舍人。乾封中,(公元六六七年)从李积征高丽,为辽东总管记室。尝奉令作文檄高丽,有讥高丽不知守鸭绿之险语。高丽遂移兵固守鸭绿,官军不得入,万顷坐是流于岭外。遇赦还,拜著作郎时武后讽高宗召诸文士论撰禁中,万顷与选。朝廷疑议表疏,皆密使参处,以分宰相权。时号“北门学士”。武后临朝,迁凤阁舍人,寻擢凤阁侍郎。万顷素与徐敬业兄弟友善,因为酷吏所陷,配流岭南而死。

  著有《乐书要论》一书,是一本通俗理论专著

朱褒

  永嘉人。善属诗文。值寇乱,据州,以同姓结援朱温(梁太祖)。奏授温州刺史,充静海军使。

  昭宗大顺元年(890)朱褒以其兄朱诞为温州刺史。

  昭宗乾宁元年(894)朱褒又以其兄朱著为温州刺史。朱著,一名绪,字膺明,永嘉人,唐昭宗时登进士第,后仕梁。

  昭宗天复元年(901)朱褒再任温州刺史。

  昭宗天复二年(902)四月,朱褒卒,其兄朱敖自为刺史,主理州事。十二月,被稗将丁章驱逐。自中和元年(881)至天复二年(902),朱氏兄弟交替为刺史,占据温州达22年之久。 (昭宗天复三年(903)四月,丁章因残暴自大,为木工李彦所杀,裨将张惠取而代之,据温州。)

醴陵士人

  醴陵士人,姓名及生平不详《花草粹编》卷七录词一首。

崔玄童

  【作者小传】: 崔玄童,景云时人。诗一首。

蔡允恭

  蔡允恭(约561―约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学家。字克让,蔡叔度24世裔,荆州江陵 蔡允恭

  [1](今属湖北)人。西梁左民尚书蔡大业之子,蔡大宝侄子,美姿容,有风采,善缀文,未及仕而梁为隋所灭,由于长安与虞世南相友善,邀为隋炀帝从官。仕隋,历起居舍人,炀帝属词赋,多令讽诵之。炀帝曾派他去教宫人,他耻为之,数称疾不入内,乃遭疏远。炀帝死后,相继被宇文化及、窦建德延揽。入唐,以虞世南荐引为秦王策府参军、兼文学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十八人荣称登瀛洲之选,秦王命阎立本图像馆中,楮亮为赞焉。 太宗即位,置弘文馆于殿左,复以允恭为大学士,与姚思廉等分直迭宿,听朝之暇,引入内殿与帝共论古今,商政务至日昃夜艾不少怠,允恭亦展蕴披丹同心启沃,尝怪同朝修梁、陈史者,以正统与陈霸先而默萧?,叹曰:恶有昭明世系不得接萧梁氏统如中山靖王之后之继汉乎,姚作书以缵父绪,我当作后梁春秋以述父事,于是杀青论次事成先上,帝嘉之,晋兼太子洗马,未几命为默陟大使与萧?等分行天下,允恭以年老恳乞悬车赐归,卒于家,时贞观某年正月念七日也,葬龙溪新恩里屿头山,有御史吴燧大书“登瀛”二字镌于墓前左大石上,其地因名曰登瀛,今墓尚存,子孙环庐而处者。

  著有《后粱春秋》十卷及文集二十卷,传于世,今存诗一首。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省洛阳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

  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见,渊爱其才略,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历任尚书仆射、司空。为人谨慎,改任司徒。贞观十一年(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居第一。唐高宗即位,册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二年(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30卷。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为许敬宗诬构,削爵流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自缢而死。有诗三首。

赵谦光

  【作者小传】:赵谦光,咸亨中,登进士第,自彭州司马入为大理正,迁户部郎中。诗一首。

尉迟汾

  [约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后唐明宗长兴初前后在世,据当代学者考证,死于前蜀败亡之际。父魏宏夫,为蜀王建养子,赐姓名王宗弼,封齐王。承班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尉。承班工词,艳丽似温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见《唐五代词》)。 元遗山曰:魏承班词,俱为言情之作。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者。

王无竞

  王无竞(652――706),字促烈,初唐诗人,原籍琅琊,其祖先至莱为官迁居掖县。出身官宦世家,“家足于财”,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加之天资过人,少年时即很有诗名,20岁左右应试,登下笔成章科,授赵州栾城县尉,后历任秘书省正字、右卫他曹、洛阳县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太子舍人等职。神龙元年(705),因在殿前怒斥权贵宗楚客被贬为苏州司马,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杀害,年54岁。

  王无竞初唐时期与高达夫、陈子昂齐名。他们相互间过从甚密,寄赠篇什甚多,惜惨死岭外,诗文化为寒烟荒草,未能结集传世,仅有《和宋之问下山歌》、《铜雀妓》、《凤台曲》、《北使长城》、《巫山高》五首诗传诵至今,比王无竞晚些时候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46)极其推崇王无竞的诗。宝历初年(825),他赴苏州刺史任上经过白帝城时,人们希望他写一首诗留念,他说道,刘禹锡当年治理白帝城三年,想写道诗,但怯而不为,后罢郡经过,“悉去千余诗,但留四章,乃古今绝唱也”,“首为沈全期,次王无竞、皇甫冉、李端”。白居易“吟四篇诗,……而竟不为”。白居易扒崇备至的王无竞的那道诗,就是《巫山高》:“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徘徊作行雨,婉娈逐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赵骅

  赵骅(?-783年),一作赵晔,字云卿,唐朝邓州穰(河南南阳)人。

  祖先是天水人。父赵敬先,官殿中侍御史。赵骅性孝悌,善写文章,《唐摭言》称他“才美行纯”,与殷寅、颜真卿、柳芳、陆据、邵轸友好。开元二十三年,举进士,同榜有萧颖士、李华,又连擢科第,补太子正字,累授大理评事。后贬北阳尉。当时河东采访使韦陟很看重他,聘为宾僚。

  安禄山攻陷陈留时,投降安军。乾元年间,因罪再贬晋江尉。官至秘书少监。建中四年(783年)冬,爆发泾原兵变,赵骅逃匿于山谷中,不久卒。追赠华州刺史。有子赵宗儒。

宋子侯

  宋子侯,东汉人,生平事迹不详。

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于尹躬

  于尹躬,大历进士。元和间为中书舍人,左迁洋州刺史。 诗一首。

柳公绰

  [唐](公元七六三年至八三o年)字宽,小字起之,京兆华原人。生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卒于文宗太和四年,年六十八岁。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武元衡节度剑南,与瑁村害俱为判官。召为吏部郎中。元和初,进太医箴,迁御史中丞。历六镇。性耿介,为文不尚浮靡。所取士如许康佐、郑朗、卢简辞等,皆知名贵显。太和中,终兵部尚书。

高安道

  高安道[元](约公元一三二一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不详,约元英宗至治初前后在世。生平事迹无考。其一生甚为落拓,怀才不遇。工作曲,散布四方。有御史归庄南吕小曲,已佚。元・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于“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四人之中。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刘山甫

  刘山甫,五代后周文学家。彭城(今徐州)人,少时尝随父宦于岭外。后王审知入闽,署为威武军节度判官,官终殿中御史。山甫有才藻,著有《金溪闲谈》十二卷,今佚。所撰《徐寅墓志铭》,情文并茂,为世所称。《全唐诗》录存其诗一首。

李虞

  [唐]绅族子。自拾遗为河南曹。文学知名,能精学书,著名当时。《旧唐书・李绅传》、《书史会要》

贾宗

  【作者小传】: 一作贾琮。诗一首。

周晋

  (生卒年不详),字明叔,号啸斋,其先济南(今属山东)人,自祖秘起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晋于绍定四年(1231)官富阳令。嘉熙末淳?初,为福建转运使干官。累监衢州、通判柯山。宝?三年(1255),知汀州。晋富藏书,工词。词作多散佚。《绝妙好词》卷三载其词三首,分别为《点绛唇》,《清平乐》,《柳梢青》。像《儒林外史》"范进中举"中的范进,都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陈彦博

  陈彦博(?~?),字朝英,福建闽县人。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庚寅科李顾行榜进士第三人。

  据《永乐大典》引《闽中记》:“陈彦博曾于梦中到一公堂,只见里面帐幔华丽,红烛高照。正中大床上设有一案,上有一文书,金字灿然。主事的人说:‘此乃明年进士名录,将要奏明上帝。’陈彦博俯身向前观望,见共有三十二人,其中有他的名字。等到出榜,果然和前面的预兆相符合。”

  《前定录》还记载:“陈彦博与谢楚同为太学广文馆生员,彦博将取解,忽梦至都堂,见陈设甚盛,好像是举行大典的陈设。庭中帷幄,饰以锦绣,中设一榻,陈列几案,上有尺牍,望之照耀如金字。彦博私问事主曰:‘此何礼也?’答曰‘明年进士人名。将送上界官司阅视之所。’彦博惊喜,因求一见。其人引至案旁,有一紫衣执象简,彦博见之,止步不前。紫衣人曰:‘公有名矣,可以视之。’遂上前观之,见有三十二人,彦博名在焉。再上面两个人都姓李,可是没有谢楚的名字。陈彦博心里暗喜,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到了与谢楚同过策试一关以后,有个从丞相处见过录取名录的人,悄悄告诉谢楚,而没有告诉陈彦博。陈彦博听说了这件事,不食而泣。谢楚劝告他说:‘你的才能哪能在我之后呢?即使一年没有成功,也不用这样啊?’陈彦博这才说出梦中之事,并且说:‘如果梦不灵,我这辈子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了。’太学诸生曰:‘诚如所说,事未可知。’明旦视榜,即果如梦中焉。彦博以元和五年崔枢侍郎门下及第,上二人李顾行、李仍叔。谢楚第二年于知贡举尹躬门下擢第。”

  陈彦博官终贵溪令。余事不详。

周弘亮

  周弘亮,登贞元进士第。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