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崔季卿
崔季卿,峒之从孙。
丘光庭
丘光庭 五代(907-960)乌程(今浙江湖州市南下菰城)人,官太学博士。有集三卷,今存诗七首,有《兼明书》、《唐教论》、《补新宫》、《补茅鸱》等。
睢景臣
睢景臣(约一二七五–约一三二O)。天一阁本《录鬼簿》云:景臣名舜臣,后字嘉贤。后字景贤,又字嘉宾。江苏扬州人,后来移居杭州。元代钟嗣成在《录鬼簿》中,将其名列在"方今己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之列。还"为之作传"。其《传》云:"大德七年(一三O三),公自维扬来杭州,余与之识。“又说其"自幼读书,以水沃面,双眸红赤。不能远视”。然而,“心性聪明,酷爱音律”。由此可以看出一些睢景臣的个性和爱好。联系钟嗣成的吊词"半生才"来看,睢景臣大约只活了五十岁左右,可见应是中年夭亡。与钟嗣成也基本是年辈相当,睢景臣可能稍长。睢景臣一生,只在书会才人之中生活,未能仕进。全部情感,亦倾之于曲作之中。其《高祖还乡》套数,名动当时。钟嗣成在其《传》中写道:"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皆出其下。"其〔南吕・一枝花〕《题情》:“人间燕子楼,被冷鸳鸯锦。酒空鹦鹉盏,钗折凤凰金。”“亦为工巧,人所不及也”。
李观
[唐](公元七六六年至七九四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
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大顺中,(公元八九一年)陆希声集其遗文,为文编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全唐文》录存文四卷,《全唐诗》录存诗一卷。
萧汉杰
汉为号吟所,吉水人。淳?十年(1250)进士。有青原樵唱,不传。
高崇文
高崇文(746―809)字崇文。其先渤海(今黑龙江宁安南)人,后迁幽州(今北京一带)。性朴 重寡言,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守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击破,以功封渤海郡王。全义入朝,代其节度行营后务,迁长武城都知兵马使。刘辟反,宰相荐其才,诏左神策行营节度,统兵往讨,战于鹿头山,八战皆捷,师入成都,市井不移,珍货如山,秋毫无犯。以平蜀之功,进崇文检校司空、西川节度使,封南平郡王。崇文不通书,厌案牍之事,请捍边自力,乃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宁庆节度使。元和四年卒,谥威武。
廖凝
廖凝(约936年前后在世)字熙绩。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善吟诵,有学行。十岁时,一次当众即兴咏诗一首,其中 “满汀鸥不散,一局黑全输”句,人皆惊异。后唐末年与兄廖融同隐南岳,故辞书载廖凝衡阳籍。仕南唐,授彭泽县令,不久卸印归。后复任连州 (今广东连县)刺史,不久仍辞归。楚亡,迁金陵,累官江州团练副使。凝与张居 、李建勋为诗友,江左学诗之人,争向凝求教。著有诗集七卷行于世。凝初任彭泽县令时,诗作甚丰,其中颇多传颂一时的名句,如 “风清竹阁留僧话,雨湿莎庭放吏衙”之诗句等。辞职时又赋一绝诗:“五斗徒劳漫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今朝解印吟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其事《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十国春秋》、《中国人名大辞典》均有载。
穆寂
慕容垂(326―396.6.2),字道明(明屠乔孙刊百卷本《十六国春秋》载一字叔仁),原名霸,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后燕建立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慕容垂是前燕王慕容?的第五子。史书上称他“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晋书・慕容垂载记》)。慕容?对其甚是宠爱,常对诸弟说:“此儿阔达好奇,终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晋书・慕容垂载记》)。所以取名慕容霸,字道业。后想以其为世子,后被群臣进谏而止,但慕容?对其宠爱仍超过其他世子,这也引起后来成为燕主的慕容俊的忌妒。
安鸿渐
安鸿渐,北宋初年洛阳(今属河南)人(见《庶斋老学丛谈》卷下)。晚年为教坊判官(见《玉壶清话》卷八)。
石涛
石涛(1630一1707年),明末清初的“清初四僧”之一,中国清代画家、僧人。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发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自称苦瓜和尚。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他的别号很多,还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他是明宗室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原籍广西桂林,为广西全州人。其生年有明崇祯九年、十四年、十五年(1636、1641、1642年)诸说,卒年有清康熙四十四年、四十九年、约五十七年(1705、1710、约1718年)诸说。明亡后,朱亨嘉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出家,法名原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曾拜名僧旅庵本月为师,性喜漫游,曾屡次游敬亭山、黄山及南京、扬州等地,晚年居扬州。他既有国破家亡之痛,又两次跪迎康熙皇帝,并与清王朝上层人物多有往来,内心充满矛盾。
石涛号称出生于帝王胄裔,明亡之时他不过是三岁小孩,他的出家更多的只是一种政治姿态,这与渐江的"受性偏孤"是不同的,石涛的性格中充满了"动"的因素,因而他身处佛门却心向红尘。康熙南巡时,石涛曾两次接驾,并山呼万岁,并且主动进京交结达官显贵,企图出人头地,但权贵们仅把他当作一名会画画的和尚而已,并未与之计较,故而功败垂成。因此他是在清高自许与不甘岑寂之间矛盾地渡过了一生,好在他聪明绝顶,巧妙地把这种矛盾发泄到他的画作之中,所以他的作品纵横排闼、闪转腾挪,充满了动感与张力,这也正是他异于常人的高明之处。
石涛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其山水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现技法。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幻无穷。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恣肆、纵横排?、生意盎然。其花鸟、兰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笔墨爽利峻迈,淋漓清润,极富个性。石涛的绘画,在当时即名重于世,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
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淮扬洁秋图》、《惠泉夜泛图》、《山水清音图》、《细雨虬松图》、《梅竹图》、《墨荷图》、《竹菊石图》等传世。著《苦瓜和尚画语录》,阐述了他对山水画的认识,提出一画说,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等,在中国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封敖
字硕夫。渤海?(河北景县)人。元和十年(815)举进士。唐文宗大和年间任右拾遗。唐武宗会昌初年以左司员外郎、知制诰召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唐宣宗即位,历礼部、吏部侍郎,封渤海县男。拜平卢、兴元节度使,为左散骑常侍。大中十一年(857)拜太常卿,出任淄青节度使,卒于尚书右仆射任上。封敖“属辞赡敏,不为奇涩,语切而理胜”(《新唐书》卷177)。以文才为李德裕所器重,故屡次得到荐拔?。武宗时,草诏慰问边地受伤将士,有句“伤居尔体,痛在朕躬”,贴切形象,深得武宗赏识。李德裕为太尉时所作制诰文件,都由封敖代笔为之。《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封敖翰稿》8卷,今无传本。《全唐诗》卷479存其诗2首,《全唐文》卷728存其文26篇,《唐文拾遗》卷29存其文2篇。
刘晏
刘晏(718--780),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字士安。开元时以神童授太子正学,天宝年间办理税务,因政绩显著,官至侍御史。唐肃宗时,先任度支郎中,兼侍御史,领江淮租庸事。后任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充度支、铸钱、租庸等使。唐代宗时,为京兆尹、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租庸等使。不久,提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身居宰相地位,仍领使职。广德二年(764)贬为太子宾客,很快又进为御史大夫,领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大历时,先与户部侍郎第五琦分管全国财赋,后与户部侍郎韩晃分领关内、河东、山东、剑南道租庸、青苗使。升为尚书左仆射,重登宰相之位。唐德宗即位后,刘晏总领全国财赋。建中元年(780),因杨炎所陷被害,家中所抄财物唯书两车,米麦数石而已。刘晏一生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长期担任财务要职,管理财政达几十年,效率高,成绩大,被誉为“广军国之用,未尝有搜求苛敛于民”的著名理财家。
刘晏自幼天资颖悟,少年时期十分勤学,才华横溢、名噪当时,七岁举“神童”,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颂》,唐玄宗召见后,大加赞赏,授秘书省太子正字,据《东明县志》记载,刘晏十岁那年,“一日玄宗御驾勤政楼,大张鼓乐百妓,罗列教坊,有王大娘者,能戴百尺竿,竿施木山状,瀛州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歌舞”。这时刘晏被唐玄宗诏于楼中,“使贵妃施粉黛如巾栉”,打扮停当,玄宗目视刘晏发问,“正字,正得几字?”刘晏答道:“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此话一语双关,不仅说出了“朋”字的字形结构特点,还寓意深刻地指出了朋党相互勾结的时弊,真不愧是有风趣的字谏。接着贵妃又让刘晏针对勤政楼下百戏争新和王大娘头戴百尺竹竿的精湛表演作诗。刘晏应声吟道:“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尤自嫌轻更着人。”博得了唐玄宗、杨贵妃和嫔妃等人的一片赞颂。为此,唐玄宗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神童刘晏一时名噪京师。从此他利用职务之便,勤奋苦读,博览群书,四处救教,对他后来的施政改革,都有重大影响。
宋代王应麟在他的《三字经》里写道:“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把他树立为当时青年才俊学习的榜样。
刘晏在肃宗时代历任彭原太守,徙陇、华二州刺史,迁河南尹,公元762年,刘晏任京兆尹、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领度支转运使,掌管铸钱,盐铁等使用权,开始掌握唐王朝财政大权,公元763年刘晏被提升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度支、转运使等职,成为兼管财政的宰相,766年兼七道盐铁使,为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统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邵大震
【作者小传】: 邵大震,字令远,安阳人。与王勃同时。诗一首。
杨奇鲲
杨奇鲲(?―883)鲲一作混、肱。白族,唐时南诏叶榆(今云南大理北)人。南诏宰相、诗人。曾任南诏布燮(清平官名称)。诗人。唐中和三年(883),曾奉命赴成都,迎唐安化长公主嫁南诏王隆舜,被僖宗鸩死。一生诗作甚多,今仅存《游东洱河》、《岩嵌绿玉》两首。
李深
李深,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内科 副主任医师,擅长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等疾病的诊治。
王铎
王铎(?~885),唐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昭范。会昌进士。累迁右补阙、集贤殿直学士。唐懿宗时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咸通十二年(871),由礼部尚书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出为宣武节度使。乾符二年(875),复任宰相。六年,自请督军镇压北上的黄巢起义军,充荆南节度使,诸道行营都统,镇守江陵。及起义军进入潭州(今湖南长沙),即不战而遁,被免职。黄巢占领长安后,他又于中和二年(882)以中书令充诸道行营都统,营于??(今陕西周至)东,纠合藩镇兵力及征召李克用沙陀兵镇压起义军。中和三年(883),罢都统。后任义昌节度使,赴任路上被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子从训所杀。
李敬方
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唐代诗人。穆宗长庆三年【823】进士。文宗太和【827-835】间,曾任歙州【安徽省歙县】、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刺史。著有《李敬方诗》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