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蔡京

  蔡京(1047~1126),字元长,北宋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仙游县)人。著名书法家蔡襄的堂弟。登神宗熙宁三年进士第。调钱塘尉、舒州推官。使辽还,拜中书舍人。元丰七年知开封府。哲宗元祜元年出知成德军。历知瀛州,扬州、郓州、永兴军、成都府。绍圣初,入权户部尚书。弟卞拜右丞,以京为翰林学士兼侍读,修国史,进承旨。徽宗即位,夺职提举洞霄宫。明年,起知定州。崇宁元年徙大名府。复为翰林学士承旨,拜尚书左丞,俄为右仆射。二年,进左仆射。五年,罢为中太乙宫使。大观元年复拜左仆射、太尉、太师。三年,致仕。政和二年召复辅政。宣和二年令致仕。六年,再起领三省,复致仕。钦宗即位,连贬崇信、庆远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又徙韶、儋二州。行至潭州卒,年八十。《东都事略》卷一○一、《宋史》卷四七二有传。蔡京的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表现。存世书迹有《草堂诗题记》、《节夫帖》、《宫使帖》。

孙仲章

  [约公元一二七九年前后在世](一作姓李,一作字仲辛)名不详,其籍贯,有二说:一为本贯高陵〔今属陕西省〕安家于德安〔今属江西省〕;二为大都人〔今北京〕。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为德安府判官时,因喜城西之白兆山,遂买田筑室于山麓而居。迁耀州〔今陕西耀县〕知府。皇庆二年春,赴调京师。南,建河南书院。寻归,建长庚书院。好文上,善作曲。做杂剧三种,其中《卓文君白头吟》《金章宗端遗留文书》两种失传,仅存《河南府张仃勘头巾》一种传世。天一阁本《录鬼簿》于其略传后所附贾仲明所作挽词:“只闻《鬼簿》姓名者,不识前辈李仲章。《白头吟》喧满呜珂巷。咏诗文胜汉唐,词林老笔轩昂。江湖量,锦绣肠,也有无常。”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为“如秋风铁笛”。陆登善所作勘头巾,元曲选亦题仲章作。

朱彬

  朱彬,大历、贞元间诗人。诗一首。

李宏皋

  李宏皋

  ( ? - 951)

  五代学士,尚书左仆射,御史大夫,上柱国,《复溪州铜柱记》的作者。

  五代十国时长沙人。楚王马殷时,为营道令,迁者统掌书记。后为楚王马希范所置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授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五代晋天福四年(939),溪州刺史彭士愁引锦、溪、奖州“苗蛮”起义攻楚,希范命刘?、廖匡齐率兵往攻。次年,彭士愁归降,楚五立铜柱于溪州,宏皋受命撰《复溪州铜柱记》,镌刻于柱上。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希范死,诸弟争立。宏皋和都指挥使刘彦?等拥立马希广。后汉乾?二年(949),其兄马希萼在南唐支持下,举兵衡州,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攻陷长沙,夺取王位。希广遇害,宏皋亦被杀。

萧仿

  萧仿,唐懿宗时宰相。大和中,擢进士第。除累给事中。宣宗力治,喜直言,尝以李?为岭南节度使,遣优工趋出追之,未及?所而还。后以封敕脱误,法当罚,侍讲学士孔德裕曰:“给事中驳奏,为朝廷论得失,与有事奏事不类,不应罚。诏可。” 萧仿工于诗赋,如有 《享太庙乐章・懿宗舞》:“金枝繁茂,玉叶延长。”

袁郊

  袁郊 字之仪,朗山人,滋之子也。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诗四首,皆为咏物诗,但其写法与同样以写咏物诗著称的罗隐有所不同,后者多直接从所咏物本身出发,结合一些有关的俗谚常理,反用其义,以达到引人深思的效果;而之仪的诗多结合神话历史故事,挖掘新意,给人以悠远奇幻的感觉,如《月》、《霜》、《云》皆是如此。《月》一诗联想嫦娥偷长生灵药、奔入蟾宫(即月宫)的神话故事,使“(她的丈夫)后羿遍寻无觅处”,谁曾想到她会躲在天上月里呢?“谁知天上却容奸”,神仙居住的天界居然藏着个小偷.写得十分生动,意趣盎然。

  唐陈郡汝南(今属河南)人,一作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人,字之乾,一作之仪。咸通中,官祠部郎中,又曾为虢州刺史。昭宗时为翰林学士。与温庭筠友善。作有传奇小说《甘泽谣》一卷,其中《红线》一篇最为著名。

阿里耀卿

  曲家阿里西瑛之父。元代散曲作家。

  生卒年、生平不详。西域人。散曲作品今存小令【正宫 醉太平】1首,载《太平乐府》卷五。《太和正音谱》列入150词林英杰中。

杨玉环

  杨贵妃(719-756),即杨玉环,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开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州)。开元二十三年(735),17岁的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寿王李瑁,李隆基第十八子)。天宝四载(745),27岁的杨玉环被李隆基册为贵妃,距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整十年。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8岁的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玉散。杨贵妃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堪称大唐第一美女,此后千余年无出其右者。其与西施、昭君、貂蝉并称中国四大美女,是体态丰腴之美。

  生平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出生地为四川成都,祖籍山西永济。杨贵妃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其叔父杨玄?曾任河南府士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家。后来又迁往山西永乐(山西永济)。

  在她17岁时,武惠妃洛阳选寿王妃,挑中了她。她天生丽质,有倾城倾国之美(唐朝以胖为美),又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婚后本来生活幸福甜蜜。然而皇帝唐玄宗见她有国色,竟悖常伦,欲占为己有。(这是在一次皇家温泉里发生的事)于是以“做女道士”为名招入宫,经过一番暗渡陈仓后,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封为贵妃(此等手法与当年高宗朝武则天削发为尼后入宫如出一辙),并为她修建了专门沐浴用的海棠汤(宫中三千佳丽只有她一人有),(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

  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自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以荔枝又称“妃子笑”。

  杨玉环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起兵造反,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西幸成都。途经马嵬坡,右龙武军(禁军)将军陈玄礼等六军(白居易所言“六军”当为北衙禁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和左右神武军,但玄宗朝其实只有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四军)将士认为杨家祸国殃民,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又不肯前行,说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贵妃死时,年38岁。

  这位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用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4人。杨玉环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位美女,也是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位后妃。

马植

  马植,扶风人。父曛。植,元和十四年进士擢第,又登制策科,释褐寿州团练副使。得秘书省校书郎,三迁饶州刺史。开成初,迁安南都护、御史中丞、安南招讨使。

  植文雅之余,长于吏术。三年,奏:“当管羁縻州首领,或居巢穴自固,或为南蛮所诱,不可招谕,事有可虞。臣自到镇,约之以信诚,晓之以逆顺。今诸首领,总发忠言,愿纳赋税。其武陆县请升为州,以首领为刺史。”从之。又奏陆州界废珠池复生珠。以能政,就加检校左散骑常侍,加中散大夫,转黔中观察使。会昌中,入为大理卿。

  植以文学政事为时所知。久在边远,及还朝,不获显官,必微有望,李德裕素不重之。宣宗即位,宰相白敏中与德裕有隙,凡德裕所薄者,必不次拔擢之。乃加植金紫光禄大夫,行刑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转户部侍郎,领使如故。俄以本官同平章事,迁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敏中罢相,植亦罢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数年,出为许州刺史、检校刑部尚书、忠武军节度观察等使。大中末,迁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观察等使。卒于镇。

王琚

  王琚(656~746),怀州河内人。神龙初,为驸马王同皎所器,预谋刺武三思。后太平公主谋逆,琚劝明皇先事诛之,荐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与决议。事平,进户部尚书。眷委特异,参豫大政,封紫微侍郎、赵国公,时号内宰相。后以谗见疏,历典外郡,卒为李林甫所构,贬死。

李士元

  李士元(1587~1638),字德一,号青屿,金乡县羊山镇公子楼人(今属韩楼村)。万历壬子年经魁,万历已未四十七年(1619)进士,初任武清县知县。武清县近于京畿,很多太监的家乡居此。他们在朝里仗着皇帝老子的青睐,狐假虎威,横行乡里。其族子孙更是依仗权势,骄横不法,欺男霸女,民怨沸腾,历届县令都不敢过问。士元上任后,不避邪恶,依法立约三章禁之,对触犯者,严惩不贷。内监喊冤,递进谗言,打击抑制了官宦们的嚣张气焰。故把他调至固安县。然而,他刚正不阿,常忤知府的旨意,又暗揭台使的弊政,被降职为南京锦衣卫知事。 天启七年(1627),熹宗朱由校病死,其弟朱由检嗣位当了皇帝,年号崇祯。开始他励精图治,拨乱反正,首先处死了魏忠贤、客氏(明天启皇帝的乳母)两个阉党的元凶,继而,撤回出守各边镇的宦官,并明令他们非奉命不得出禁门,防止廷臣交结内侍。并起用、提拔了一批正直官员来取代阉党掌握朝政,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山西省推官,不问政事,积案如山,冤狱甚多。朝廷知士元廉洁正直,特派他出巡山西,帮助清理。

  他到山西后,深入走访,了解下层,精心阅卷,核查实情,按照大明刑律,对积案进行一一了结。释放了错捕、错判和被阉党陷害致死官员以及受株连的家属百姓。获释者无不感恩戴德,歌颂他秉公而断,赤诚对人的功绩。其中一人,以进茶名义献之,士元启封,原来内包黄金。他立即召集乡老和献茶之人,当众亮出茶叶包内的金子,晓示众人曰:“我释放你,按律而定,公也;你以金馈赠于我,反成私矣!何故污我名声也!”送金人大惭,抱金叩首赧然而去。

  崇祯九年(1936),边事告急,京师戒严。士元由刑部转户部,出巡大同,负责粮秣转运任务,累至吐血不怠。当时,同差者三人皆畏葸不前,被斥而去。唯他勤勉有加,忠于职守,完成了任务,回朝复命。运送粮车户数百人及乡里百姓闻讯,泣送十余里,不忍离去。

  士元至京升任户部员外郎,再迁郎中。是时,党争愈烈,不仅阉党余孽蠢蠢欲动,拉拢亲信,企图翻案,而其他朝里重臣官员为了权势利益也在明争暗斗,积极扩张势力。有人劝他加入某党作靠山,可立不败之地。士元闻之,深恶痛绝,坚决回拒。

  后来,他出任河南省汝宁知府时,关心僚属,爱民如子,严惩贪赃卖法之徒,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欢迎。

  士元为官近二十年,正直廉明,两袖清风,无有积蓄,囊中空空。岁余归里,家贫如洗,无钱办理丧事,乃致哀痛过甚,咯血骤发,随卒,年五十有一。

李君何

  李君何,贞元中进士第。诗一首。

张文恭

  【作者小传】贞观时人,与房玄龄等同修《晋书》。

崔泰之

  【作者小传】:崔泰之,鄢陵人。以职方郎中预诛二张。开元中,官工部尚书。诗三首。

李行言

  陇西人。兼文学干事。中宗时,为给事中。能唱步虚歌,七月七日两仪殿会宴,帝命为之。行言于御前长跪,作三洞道士音词,歌数曲,时论鄙之。

邓玉宾子

  邓玉宾子,同知邓玉宾的儿子,名字、籍贯、生平、事迹均不可考。其散曲仅存小令〔雁儿落过得胜令〕三首。作品表现了他对社会黑暗以及为官的危险的深刻认识,因“识破抱官囚”而不愿再“事王侯”,所以走上了“尘世不同群”、“心远山林近”的隐居道路。他深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生如梦,祸福无常,看破红尘之后“惟与道相亲”,持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虽然不满于现实,却只在山光水色以及道家教义中寻求解脱。其曲作韵律和谐,用典自如,既有自我感情的抒发,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传达,堪称是元人散曲中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