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蔡希周

  蔡希周,唐诗人。排行五,润州丹阳人。与兄希逸、弟希寂皆能诗。玄宗开元十三年(725)登进士第,历官监察御史,转侍御史兼殿中。殷?汇次其诗人《丹阳集》,评曰:“希周词彩明媚,殊得风规”。《(吟窗杂录》卷二十六《历代吟谱》)《光绪丹阳县志》著录《蔡希周诗》一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一首。

丁居晦

  丁敬

  [清](一六九五至一七六五)字敬身,号龙泓山人,又号钝丁、砚林、孤云、石叟、胜怠老人,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初举鸿博不就,隐市尘卖酒。好金石文字,穷?绝壁,手自摹?,证以志传,著武林金石录。分隶皆入古而于篆尤笃嗜。啸堂集古,吾衍学古,兼入其室。非性命之契,不能得其一字。秦汉铜器,宋、元名迹,寓目即辨。篆刻直追秦、汉,于文、何外别树一帜。力挽矫揉妩媚二者之失。世所称“浙派”之初祖也。晚年家愈贫,而品愈高。方制府观承索一二方不可得。卒年七十一(一作乾隆戊子-一七六八卒)。其印谱冠“西泠八大家”之首,海内奉为圭臬,即东瀛名彦,亦饼金购之。善写梅,笔致苍秀,横斜?影,极乱头粗服之致。花萼偏反偃仰,理法兼到。兼工兰竹水仙。诗与金农齐名,著有砚林诗集、龙泓山馆集。《道古堂集、萍踪闲记、桐阴论画、广印人传、清画家诗史》

辛替否

  辛替否,京兆人也。景龙年为左拾遗。时中宗置公主府官属,安乐公主府所补尤多猥滥。又驸马武崇训死后,弃旧宅别造一宅,侈丽过甚。时又盛兴佛寺,百姓劳弊,帑藏为之空竭。

文秀

  文秀,中国清朝末代皇妃。1909年12月20日生于满洲镶黄旗的贵族官僚人家。小名蕙心,学名傅玉芳,蒙古族,姓额尔德特氏。1953年9月17日晚10时,文秀因心梗死于家中。文秀终年43岁,一生未有子女。另外也有同名漫画角色。

  生平

  清顺治元年(1644年),家族跟随多尔衮入关,按所在旗被分配在北京安定门内定居,世代有人在清朝为官。1921年初,文秀刚过11岁,宫里传来要为已退位但仍保留帝号的溥仪选择皇后的消息。因文秀祖上是已入旗籍的蒙古族贵族,符合候选条件,文秀的五叔华堪(在清末也做过吏部尚书)来和蒋氏商量,要给文秀照个相片送去参选。1922年11月30日,未满13周岁的文秀进宫,成了16岁的溥仪的淑妃。文秀进宫后,住在西六宫的长春宫。长春宫曾是慈禧太后住过23年的地方,装饰华丽,陈设精美。但是文秀心情一直抑郁苦闷。文秀自幼喜欢读书写字,长春宫的西配殿承禧殿是她的书房。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派兵将溥仪赶出皇宫。文秀1925年3月5日随溥仪到天津居住,1931年8月25日从天津住所静园出走,住进宾馆,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不愿闹上法院,遂经双方律师交涉“私了”,由溥仪付给文秀5.5万元赡养费。溥仪被迫答应离婚后,为挽回体面,还于1931年9月13日在京、津、沪报纸上发布广告刊登“上谕”:“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1947年,38岁的文秀曾在《华北日报》当过校对。为了生计,与报社社长的表弟、时任北平行营长官李宗仁部下少校军需官、40多岁尚未结婚的河南人刘振东结婚,在地安门外白米斜街租了三间房屋安家度日。1953年9月17日晚10时,文秀因心梗死于家中,只有刘振东守在身旁。事后由刘振东所在清洁队帮助钉了一具木板薄棺,埋葬在安定门外的义地里。

陆贽

  陆贽(754年~805年)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字敬舆。大历八年(773年)进士,中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德宗即位,召充翰林学士。贞元八年(792年)出任宰相,但两年后即因与裴延龄有矛盾,被贬充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州主管官的佐吏),永贞元年卒于任所,谥号宣。有《陆宣公翰苑集》24卷行世。

  【生平】

  陆贽出生地相传在城内甜水井(约在今城区斜西街东首)。陆氏自东汉末即为江南望族,陆贽出生时家门已衰落。父陆侃曾任溧阳县令,早逝,贽受母教成长。 唐大历六年(771年)进士,又应博学鸿词得高第,授华州郑县尉,迁渭南县主簿。唐德宗即位,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时藩镇跋扈,朝政紊乱,叛军陷长安,军阀朱?僭称帝,陆贽随德宗避乱奉天,转为考功郎中。李怀光叛乱,又扈从德宗逃往梁州,转谏议大夫。长安收复后,还东京转任中书舍人。自任翰林学士后,即参赞机要,负责起草文诏,甚得朝廷倚重,号称“内相”。时当危难之际,朝政千头万绪,大量诏书均由陆贽起草,他疾笔如飞,凡所论列,无不曲尽情理。

  贞元七年(791年),拜兵部侍郎,知贡举。次年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宰相。执政期间,公忠体国,励精图治,具有远见卓识。在当时社会矛盾深化,唐王朝面临崩溃的形势下,他指陈时弊,筹划大计,为朝廷出了许多善策。他对德宗忠言极谏,建议皇帝了解下情,广开言路,纳言改过,轻徭薄赋,任贤黜恶,储粮备边,消弭战争。这些建议有些为德宗采纳,化为实际政策。特别是在藩镇叛乱举国动摇的情势下,规劝德宗下诏罪己,为德宗起草了诚挚动人的诏书并颁行天下,前线将士为之感动,有的听到后痛哭,叛乱者上表谢罪。由于他善于预见,措施得宜,力挽危局,唐王朝摇摇欲坠的局面得以转危为安。陆贽秉性贞刚,严于律己,自许“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以天下为己任,敢于矫正人君的过失,揭露奸佞误国的罪恶。他认为立国要以民为本,对“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尖锐对比,深为愤慨,同情人民的悲惨生活。他力劝德宗爱人节用,轻徭薄赋,反对横征暴敛,主张使“一代黔黎,跻富寿之域”。

  陆贽为相期间,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以谄佞德宗信用,“天下嫉之如仇”。陆贽仗义执言,多次上书参奏裴延龄的罪行。德宗信用奸臣,不听忠言,于贞元十年罢陆贽知政事,为太子宾客。

  贞元十一年春复贬忠州别驾,陆贽谪居僻地,仍心念黎民,因当地气候恶劣,疾疫流行,遂编录《陆氏集验方》50卷,供人们治病使用。唐德宗即位后,下诏召还陆贽,诏未至而贽已逝。

崔备

  崔备(?~?),字号不祥。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崔元翰榜进士第三人。

  曾任工部尚书。唐宪宗元和六年(811)任礼部员外郎,终工部郎中。唐朝建中进士第,为西川节度使判官,终工部郎中。诗六首。

马周

  【作者小传】:马周,字宾王,清河茌平人。孤贫好学,尤精诗传。初入关,舍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中,代为草疏。何武人,上怪其能,对以臣家客马周为之,召见大悦,授监察御史。数言事,无不嘉纳,累迁中书令。太宗尝赐以飞白书曰: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集十卷,今存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