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韩非

  (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

  战国晚期韩国人(今河南新郑,新郑是郑韩故城),韩王室诸公子之一,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古人认为是阴谋学家,韩非的著作一大部分关于阴谋。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着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

  韩非的书流传到秦国,为秦王政所赏识,秦王以派兵攻打韩国相威胁,迫使韩王让韩非到秦国为其效力。韩非在秦国倍受重用,引起了秦朝李斯的妒忌,李斯、姚贾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终因他是韩国宗室,未得信任,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自杀。

  韩非自杀于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

  韩非据史料可考故土在西平县出山棠溪北岸的韩堂村。韩堂村建有韩家祠堂,而后迁至出山镇西南,韩堂村留名至今。 韩祠为韩家宗祠,何代修筑无考,但每年春节韩姓子孙敬奉韩家宗祖一直延续,韩祠历代修复,破损于解放初,1958年在此建出山礼堂,有“思辨”碑石一块,村人说曾盖在西街井口,后无下落。

  过去,人有等级,家分高下,官吏贵族都居住城邑,一般小城在内,大城在外,其间,也有官宅。韩堂村位置古地名有韩宅,实际上在棠溪城之外,是韩非这样的小贵族居住的地方。韩国铸剑,冶炉城, 棠溪城有酒剑作坊,主要居住铁官,别领户官吏和贵族,那实际上是政治中心。

  韩非著书之余时常登临的孤愤台尤存,位临棠溪岸边,原是一处高地,松柏银杏苍苍。之后,孤愤台渐渐之低小,乡民们平素叫“孤坟摊儿”,考古和被盗均未发现萌基,专家考证应为“孤愤”台,正好符合韩非“驱车劝谏韩玉不用”而闭门著书的历史事实。韩非的《孤愤》、《五蠹》《说难》、《说林》、《从内储》五书,十万余言,字里行间,叹世事之难,人生之难,阅尽天下,万千感怀。韩非死于秦国,终年47岁,有记载说,韩非尸体运回韩国,葬在故土,即孤坟摊处,还说葬九女山古墓群。

  思想

  韩非虽死,但他的思想却在秦始皇、李斯手上得到了实施。韩非著作吸收了儒、墨、道诸家的一些观点,以法治思想为中心。他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被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非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本。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申商学说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其次,申、商学说的第二大缺点在于“未尽”,“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韩非子 定法》)韩非按照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术 法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韩非的“术”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合刑名”。在法的方面,韩非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 “重罚”。

  尤可称道的是,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是对中国法制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韩非认为,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须有“势”做保证。“势”,即权势,政权。他赞赏慎到所说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难者》),提出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的论点。

  韩非的全部理论导源于荀子“性恶论”思想和建立封建的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国家的政治目的。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害关系,人的心理无不“畏诛而利庆赏”(《二柄》),人君的职责就在于利用“刑” “德”二手,便民众畏威而归利。

  韩非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改革图治,变法图强,是韩非思想中的一大重要内容。他继承了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思想传统,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观点,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五蠹》)

  韩非用进化的历史观点分析了人类历史。他把人类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当今几个阶段,进而说明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种想用老一套办法去治理当世之民的人都是“守株”之徒。

  韩非的进化历史观在当时是进步的。他看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并用这种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人类社会的过去 现在和将来。

  韩非把社会现象同经济条件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难得的。韩非对经济与社会治乱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注意到人口增长与财富多寡的关系,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民众而货财寡”会带来社会问题的思想家。

  韩非反对天命思想,主张天道自然。他认为“道”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道”先天地而存在。有了“道”才有了万物,“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宇内之物,恃之以成。”(《解老》)韩非同时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理”这个哲学概念,并论述了它与“道”的关系。他认为,“道者万物之所成也,理者成物之文也。”(《解老》)“理”在韩非看来,就是事物的特殊规律,人们办事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韩非的认识论继承了先秦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他提出的反对“前识”和“因参验而审言辞”的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韩非反对“前识”的观点。所谓“前识”,就是先验论。韩非主张“虚以静后”,通过观察事物得到认识而非妄加揣测。

  韩非提出了“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奸劫弑君》)的著名论题。“参”就是比较研究,“验”就是用行动来检验。韩非认为,不经过“参验”而硬说是如何如何,是无知的表现;不能确定的东西而照着去做,是自欺欺人。因此他主张“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显学》)。

  韩非思想中有不少辩证法的因素。看到事物不断地变化着,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解老》)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所讲的矛与盾的故事,对人们分析问题 表达思想至今仍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

  韩非的政治思想为中国封建统一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哲学思想包含了相互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开拓了人们的思路。韩非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思想家。

  《韩非子》是韩非主要著作的辑录,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余万字。里面的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里面保存了丰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

陶弘景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有《陶隐居集》,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

  自幼聪明异常,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十五岁著《寻山志》。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三十六岁梁代齐而立,隐居句曲山(茅山)华阳洞。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陶于是画了一张画,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带着金笼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虽不为官,但书信不断,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人称“山中宰相”。(492年,陶景弘36岁,他的好友萧衍取得了帝位,他便隐居于曲山。梁武帝萧衍深知陶景弘的才能,几次想请他出仕,都被他拒绝了。后来,梁武帝无法,只好时常将国家大事写成信件,派人送到曲山请教陶景弘,陶景弘看在多年好友的份上,也时常写信给梁武帝,指点政策。于是,朝廷与曲山间音信不断,陶景弘虽身在方外,却俨然成为了朝廷决策人物,当时人们都称他为“山中宰相”。) 他的思想脱胎於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

  著作

  著有《真诰》、《真灵位业图》、《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後百一方》、《陶隐居本草》、《药总诀》、《二牛图》等等。他的文章《答谢中书书》被选入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科书,他的《山川之美》被选入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六年级的语文教科书中。

崔善为

  崔善为,贝州武城人也。祖?,后魏员外散骑侍郎。父权会,齐丞相府参军事。善为好学,兼善天文算历,明达时务。弱冠州举,授文林郎。属隋文帝营仁寿宫,善为领丁匠五百人。右仆射杨素为总监,巡至善为之所,索簿点人,善为手持簿暗唱之,五百人一无差失,素大惊。自是有四方疑狱,多使善为推按,无不妙尽其理。

樊宗师

  樊宗师,唐散文家。字绍述。樊泽之子。南阳(今属河南)人,一作河中(府治今山西 永济西)人。始为国子主簿。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登第,授著作佐郎。历太子舍人、绵州刺史、绛州刺史等职。樊宗师为官治理有方,家富好施。对妻子却很吝啬。后改任谏议大夫,未及上任而卒。他虽为武举出身,对文学亦难割舍。他是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参加者之一。为文力主诙奇险奥,刻意求奇,喜用生僻词语,流于艰涩怪僻,时号“涩体”。

  原有集,录诗七百六十九篇,已失传,今仅存散文两篇,诗一首。后人辑录元、明、清各家有关两文之注释,为《樊谏议集七家注》。对晚唐及宋初散文有一定影响。

  【评价】

  樊宗师在唐代古文作家中独标一格。他为了力去陈言 , 自创奇径 , 写了许多艰涩难解的诗文,把古文运动倡导的创新要求推向了极端,李肇《国史补》说: “ 元和以后 , 为文笔 , 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 ” 可见樊文也属 “ 元和体 ” 之一。韩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说他一生写有专著 75 卷,文、赋 521 篇,诗 719 首,并赞叹道: “ 多矣哉,古未尝有也!然而必出于己,不蹈袭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 ” 但同时,韩愈对他又有 “ 文从字顺各识职 ” 的赞语。 50 年代出土的《樊墓志铭》 ,题樊宗师撰,明白晓畅,文从字顺,合于韩说,则樊宗师也还有另一种风格的作品。

  《新唐书 ・ 艺文志》著录《樊宗师集》 291 卷 , 已佚。今传《樊绍述遗文》仅《绛守居园池记》、《蜀绵州越王楼诗并存》两篇,有《心园丛刻》本,又有《樊谏议集七家注》本、《樊集句读合刻三种》本。事迹见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新唐书》本传。

陈文述

  陈文述(1771~1843)初名文杰,字谱香,又字隽甫、云伯,英白,后改名文述,别号元龙、退庵、云伯,又号碧城外史、颐道居士、莲可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时举人,官昭文、全椒等知县。诗学吴梅村、钱牧斋,博雅绮丽,在京师与杨芳灿齐名,时称“杨陈”,著有《碧城诗馆诗钞》、《颐道堂集》等。

  生平

  陈文述生于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卒于宣宗道光二十三年,年七十三岁。父初名晋,后改名时,字履中,号汾川,又号朱方隐者,母查氏,国学生敕授文林郎候选知县查昌泰长女,与文述父同年同月,先后相距两日生。文述排行次子,上有一兄一姐均早夭。下有三弟一妹。

  文述少以诗名,室名颐道堂,碧城仙馆,三十六芙蓉读书楼,题襟馆。十八岁入县学,为钱塘学咨部优行廪生,二十一岁与大自己一岁的表姐龚玉晨结婚,龚玉晨为山西寿阳县知县龚导江孙女,国学生龚乐长女,成婚次年诞下长女华?。二十四岁长子裴之出生。

  乾隆六十年(1795)八月二十四日,阮元奉旨调任浙江学政,嘉庆元年(1796)文述应杭州乡试,阮元以《仿宋画院制团扇》命题,文述诗最佳,末句云:“歌得合欢词一曲,想教留赠合欢人。”阮元大赞,批其旁云:“不知谁是合欢人”,并以团扇赠文述,人称其为“陈团扇”。阮元以杭州诸生之诗,文述为第一,称其才力有余,能人所不能,并谓其诗文,扬班高李之俦,嘉勉其学。文述益发愤向学,以家贫,乃观书于市,且抄且读,有知遇之感。文述与族兄陈鸿寿(字曼生)、陈甫(字瀛芝)等人往来甚密,皆有文名,阮元称之为“武林三陈”,或与陈鸿寿称“二陈”,或并称“曼云”。诗集名《绿凤楼诗》,为少年之作。

  嘉庆三年(1798)中乡试副榜,同年九月,阮元任满离浙,招文述随从入都。次年秋九月,阮元奉命抚浙,文述又随阮元抵浙,入阮元幕下。次女丽?出生。嘉庆五年(1800)五月,阮元立“诂经精舍”,选两浙诸生读书其中,延青浦王昶、阳湖孙星衍先后主讲席其中,并奉祀许慎、郑玄,文述为其精舍诸生。阮元六月驻台州,文述留节署治文书,未得偕往。阮元平寇,文述撰诗纪其诗。秋,中恩科举人。嘉庆六年(1801)春,入京参加会试,阮元书书《呻吟语》精言长卷赠别,道光十八年文述犹宝藏之。居京师五年,三试春官不第。在京师,与杨芳灿交好齐名,时号“杨、陈。”文述后官全椒、繁昌、昭明、江都、崇明等地知县,多惠政、性孝友,与王昙、郭廖、查揆、屠倬交最契。又好修名人遗迹,常熟知县任上曾为柳如是修墓。

陆贞洞

  陆贞洞,唐诗人。吴郡(今苏州)人。唐末进士。武宗会昌二年(842),有若耶溪女子题诗三乡驿,自伤身世,贞洞过此,题诗和之,文士和者多达十人。《全唐诗》录存其诗一首。

孙周卿

  孙周卿,古?(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谓“?”乃“汴”之误,则云其河南开封市人。曾客游湘南、巴丘。其婿为元诗人傅若金。

  孙周卿[元](约公元一三二?年前后在世)名不详,古?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末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有女蕙兰,工诗,嫁诗人傅若金,早卒。周卿工曲,所作以小令为多,今散见各家曲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