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答非所问 dá fēi suǒ wèn 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老爷正觉得他答非所问,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什么叫做希希罕儿?’” [例句]按照着次序一问一答,没有~的弊病,就算情意格外浓厚。 ★叶圣陶《隔膜》 [同义词]文不对题 [反义词]对答如流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 answer beside the point
打抱不平 dǎ bào bù píng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例句]扶正义,~,正是我们革命党我的本色。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同义词]仗义执言、见义勇为、扶弱抑强 [反义词]欺软怕硬、欺贫重富、见死不救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出头 defend somebody against an injustice
打草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例句]空自去“~”,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同义词]操之过急、因小失大 [反义词]欲擒故纵、引蛇出洞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否定句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打成一片 dǎ chéng yī piàn 原指形成一个整体。现多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例句]扬弃知识阶级的绅士身分,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准,这样~,平民化,大众化。 ★朱自清《论通俗化》 [同义词]浑然一体、水乳交融、抱成一团 [反义词]分道扬镳、各行其是、同床异梦 [语法]作谓语、宾语;多用于上级对下级 integrate
打得火热 dǎ dé huǒ rè 形容关系十分亲密。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原来安道全新和建康府一个烟花娼妓唤做李巧奴时常往来 ,正是打得火热。” [例句]吴二浪子现同按察司街南胡同里张家土娼,叫小银子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九回 [同义词]打成一片 [语法]作谓语、状语;形容关系密切 ardent flirtation with
打击报复 dǎ jī bào fù 打击:攻击。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 [出处]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 [例句]披露了我们向上级反映我店截留利润六十五万元的问题后,遭受~的一些真相。 ★《人民日报》1988.12.31 [语法]作谓语、宾语;形容对人进行报复 retaliate
打家劫舍 dǎ jiā jié shè 劫:强抢;舍:住房。指成帮结伙到人家里抢夺财物。 [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见俫子撅天扑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杀人贼。” [例句]近年泊内是宋江一伙强人在那里~,官兵捕盗,近他不得。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回 [同义词]为非作歹、杀人越货、趁火打劫 [反义词]扶危济困、劫富济贫 [语法]作主语、谓语、定语;指抢劫 loot
打退堂鼓 dǎ tuì táng gǔ 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 [例句]敲败兵锣,~。 ★清·翟灏《通俗编》卷一 [同义词]半途而废、畏缩不前、知难而退 [反义词]勇往直前 [语法]作宾语、定语;比喻遇到困难就中途退缩 back out
大包大揽 dà bāo dà lǎn 把事情全部包下来。也表示有把握,负得起责任。 [出处]王文《樊家窑的石雷阵》:“樊指导拍拍我的肩,大包大揽地说:‘你就放心吧,保险不会出错。’” [例句]他又在~了。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全包 undertake as much as possible
大笔如椽 dà bǐ rú chuán 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出处]《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例句]~指端揽,贝叶行间才数点。 ★清·陈恭尹《观唐僧贯休画罗汉歌》 [同义词]如椽大笔 [语法]作谓语;用于夸赞别人的文笔 a writing brush as big as a rafter–forceful writing
大材小用 dà cái xiǎo yòng 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 [出处]茅盾《腐蚀》:“你这样的人,干这种比较机械的工作,未免是大才小用了,可惜!” [例句]钱钟书《围城》:“~,可惜可惜!方先生在外国学的是什么呀?” [同义词]大器小用、明珠弹雀、牛鼎烹鸡 [反义词]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知人善用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人事安排不当 assign talented people for trivial tasks
大吵大闹 dà chǎo dà nào 激烈地争吵。指争论各方并无严重分歧而进行毫无秩序的争吵骚动。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五回:“正吃得香甜时,忽听得门口大吵大闹起来,仓樵脸上忽红忽白。” [例句]为一点小事,小夫妻就~。 [同义词]吵吵闹闹 [反义词]和平共处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争吵 cause a fuss
大吃大喝 dà chī dà hē 狼吞虎咽地吃。指没有节制,没有计划地吃喝。指进行大规模、高档次的吃喝活动。 [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不耐烦和群众在一块作艰苦的斗争,只希望跑到大城市去大吃大喝。” [例句]他上馆子,下酒铺,从不敢~,大手大脚,颇为紧吃慢用,细水长流。 ★古华《芙蓉镇》 [同义词]海吃海喝、狂饮暴食 [反义词]忍饥挨饿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吃喝过量 stuff
大出风头 dà chū fēng tóu 指成为舆论注意的中心,出头露面,显示个人的表现。 [例句]他特别爱~。 [同义词]出尽风头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人爱表现 cut a dash
大吹大擂 dà chuī dà léi 许多乐器同时吹打。比喻大肆宣扬。 [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四折:“赐你黄金千两,香酒百瓶,就在丽春堂大吹大擂,做一个庆喜的筵席。” [例句]许禇方欲前进,只听得山上~。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同义词]自吹自擂、言过其实、夸夸其谈 [反义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言行一致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吹嘘自己 ballyhoo
大慈大悲 dà cí dà bēi 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 [出处]《妙法莲花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例句]万望长老收录,~,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回 [同义词]大发慈悲、悲天悯人、与人为善 [反义词]惨无人道、铁石心肠、灭绝人性 [语法]作谓语、定语;有时用于讽刺 infinitely merciful
大错特错 dà cuò tè cuò 强调错误到极点。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 [例句]现在我们进了牢狱便是‘得仁’,那是~! ★邹韬奋《经历》五十 [同义词]大谬不然 [反义词]千真万确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完全错了 off base
大打出手 dà dǎ chū shǒu 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出处]许涤新《周总理战斗在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这一情况,气急败坏地大打出手,警察、宪兵、便衣、特务,纷纷出动。” [例句]他总是动不动就~。 [同义词]大动干戈、短兵相接、龙争虎斗 [反义词]偃旗息鼓、鸣金收兵、风平浪静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打架 strike violently
大大方方 dà dà fāng fāng 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例句]他渐渐抛弃了这种虚荣或者说自卑,~站在队列中取他的饭。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5章 [反义词]鬼鬼祟祟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大刀阔斧 dà dāo kuò fǔ 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八回:“当下催军劫寨,大刀阔斧,杀将进去。” [例句]世界上原有两种人:一种是~的人,一种是细针密线的人。 ★朱自清《山野掇拾》 [同义词]雷厉风行 [反义词]束手无策、缩手缩脚 [语法]作状语、谓语、定语;指果断迅速 decisive and bold
大动干戈 dà dòng gān gē 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处]《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例句]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那知全出乎意料之外,并且~,用兵征剿。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 [同义词]大打出手、兴师动众、大张旗鼓 [反义词]鸣金收兵、偃旗息鼓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大张声势地 stage a war
大发横财 dà fā héng cái 横:意外的。用非法的手段谋取大量钱财。有时也指意外地发了财。 [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万方感念马寅初先生》:“而后方之达官资本家,于政府无所贡献,且趁火打劫,大发横财,忍心害理,敦甚于此。”
大发雷霆 dà fā léi tíng 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例句]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 [同义词]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怒形于色 [反义词]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和颜悦色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scream bloody murder
大放厥词 dà fàng jué cí 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出处]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例句]也许他认定我年轻无知,才毫无顾虑地在我面前~。 ★郭良蕙《焦点》十 [同义词]大发议论、说长道短 [反义词]缄口结舌、默默无言 [语法]作主语、谓语;指大发议论 spout a stream of empty rhetoric
大风大浪 dà fēng dà làng 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九回:“叫他看看我每日大风大浪,却还要好过。” [例句]然而她到底是经过无数~的,深知躲避不了的烦恼,只有昂起头来硬顶。 ★高阳《母子君臣》 [同义词]狂风巨浪 [反义词]风平浪静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斗争激烈 wind and waves
大腹便便 dà fù pián pián 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出处]《后汉书·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 [例句]室如悬磬待遗秉,~乃空洞。 ★清·姚鼐《王君病起有诗见和因复次韵赠之》 [同义词]满脑肥肠、心宽体胖 [反义词]骨瘦如柴、面黄肌瘦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官僚等 beer belly
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例句]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的心怀。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同义词]舍己为公、铁面无私 [反义词]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 [语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歌颂人的品德 selfless
大功毕成 dà gōng bì chéng 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例句]我们的任务~,该好好庆贺一下。 [同义词]大功告成 [反义词]功败垂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顺利完成 be home and dry
大功告成 dà gōng gào chéng 功:事业;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出处]《尚书·禹贡》:“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汉书·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例句]及~,天下已定,而后实行其共和主义之政策,恢复我完全之金瓯。 ★章炳麟《驳革命驳议》 [同义词]功成名就、功德圆满、旗开得胜 [反义词]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顺利完成 come off with flying colours
大海捞针 dà hǎi lāo zhēn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 [出处]元·柯丹丘《荆钗记·误讣》:“儿,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 [例句]要打听前任巡检太爷家眷的下落,那真是~一般,问了半天,没有人知道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七回 [同义词]难如登天、海中捞月 [反义词]易如反掌、轻而易举、唾手可得 [语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中 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大获全胜 dà huò quán shèng 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大获全胜,引军入樊城,县令刘泌出现。” [例句]请伏兵于河口,乘其将济而击之,必~。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八回 [同义词]胜利而归 [反义词]一败涂地 [语法]作谓语;指取得全部胜利 come off with flying colours
大祸临头 dà huò lín tóu 临:来到。大灾祸来临。 [出处]欧阳山《苦斗》四十七:“总之,仿佛有大祸临头的感觉,很不平静。” [例句]他感到~了。 [同义词]大难临头、大祸临门 [反义词]鸿运当头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面临危机 calamity
大惑不解 dà huò bù jiě 惑,迷惑;解:理解。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出处]《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例句]母疑涉妄,然窥女无他,~。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土偶》 [同义词]百思不解、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反义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质问的场合 extremely puzzled
大吉大利 dà jí dà lì 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孔明曰:‘来意亮已知道了。适间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 [例句]批八字的说这门亲事~,所以外婆也赞成了。 ★巴金《秋》 [同义词]福星高照 [反义词]大灾大难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祝福语 unusually lucky
大街小巷 dà jiē xiǎo xiàng 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例句]吃了早饭,摇个串玲上行走去了,~乱走一气。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九回 [同义词]街头巷尾、四面八方 [语法]作主语、定语、宾语;常与方位连用 high streets and back lanes
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例句]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 ★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同义词]胆战心惊、心惊肉跳、面如土色 [反义词]不动声色、若无其事、从容不迫 [语法]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be terribly alarmed
大惊小怪 dà jīng xiǎo guài 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出处]宋·朱熹《答林择之》:“要肱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例句]兄弟,休要~的,则他便是杨衙内,是个有权有势的的。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 [同义词]少见多怪、蜀犬吠日 [反义词]见怪不怪、司空见惯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否定句中 make a fuss
大开眼界 dà kāi yǎn jiè 开阔视野,增回见识。 [出处]唐·李濬《松窗杂录·楚儿》:“光业马上取笔答之曰:‘大开眼界莫言冤’。” [例句]这次出国访问真是让我~。 [同义词]大长见识 [反义词]鼠目寸光 [语法]作谓语、宾语;形容长了见识 feed one’s sight
大快人心 dà kuài rén xīn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出处]明·许三阶《节侠记·诛佞》:“李秦授这厮,今日圣旨杀他,大快人心;兄请正坐了,就决了他,使小弟得以快睹。” [例句]“老江,你看多么~呀!”说到这里,她喘了一口气,发觉自己太兴奋了。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九章 [同义词]人心大快、普天同庆 [反义词]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表达群众的感情 affording general satisfaction
大名鼎鼎 dà míng dǐng dǐng 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例句]当时有华灵毡士者,~之学者。 ★清·梁启超《格致学沿革考略》 [同义词]赫赫有名、名扬天下、举世闻名 [反义词]无名鼠辈、无声无息、默默无闻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和事物 well-known
大谬不然 dà miù bù rán 谬:荒谬,错误;然:如此,这样。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例句]从表面看,似乎既称红军,就可以不要党代表了,实在~。 ★《毛泽东选集·井岗山的斗争》 [同义词]大错特错、荒谬绝伦、荒诞不经 [反义词]不刊之论、千真万确、天经地义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be absurd
大难不死 dà nàn bù sǐ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例句]~,必有后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一 [同义词]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语法]作谓语;形容幸运地脱险 escape death in disaster
大难临头 dà nàn lín tóu 难:灾祸;临:来到。大祸落到头上。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例句]他仿佛已经有什么~似的,说话有些口吃了,声音也发着抖。 ★鲁迅《彷徨·弟兄》 [同义词]祸从天降、大祸临头 [反义词]双喜临门、大喜过望、喜出望外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有灾难发生 be faced with imminent disaster
大逆不道 dà nì bù dào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汉书·杨恽传》:“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 [例句]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贼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同义词]犯上作乱、罪大恶极、罪孽深重 [反义词]忠心耿耿、唯命是从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叛逆 treason and heresy
大起大落 dà qǐ dà luò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她的喜怒哀乐都是大起大落,整出整落的。” [例句]他的一生多次都是~的。 [同义词]坎坷不平 [反义词]一帆风顺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变化很大 change radically
大千世界 dà qiān shì jiè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九:“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例句]~无奇不有,充满了矛盾。 [同义词]芸芸众生 [语法]作主语、定语;指广大无边的世界 the boundless universe
大煞风景 dà shā fēng jǐng 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出处]唐·李商隐《杂纂》把“花间喝道”、“月下把火”等列为“杀风景”的事情。 [例句]安公子高高兴兴的一个酒场,再不想作了这等一个~。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同义词]兴致索然、败兴而归 [反义词]兴致勃勃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与好事相对照 be a fly in the ointment
大声疾呼 dà shēng jí hū 疾:快。大声呼喊,引起人们注意。 [出处]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例句]我们可以~,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义词]大喊大叫、摇唇鼓舌 [反义词]默不做声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引起人们注意 cry/scream/shout blue murder
大失所望 dà shī suǒ wàng 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出处]《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例句]瑞虹~,但到此地间,无可奈何。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同义词]大失人望、事与愿违 [反义词]大喜过望、喜出望外、如愿以偿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对人、事、物 a body blow
大事化小 dà shì huà xiǎo 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6章:“对于反动军阀的叛变,或者采取大事化小的态度,或者置之不闻不问。” [例句]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6章:“对于反动军阀的叛变,或者采取~的态度,或者置之不闻不问。” [同义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大势所趋 dà shì suǒ qū 大势:指整个局势。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出处]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例句]解放区人民的力量,大后方人民的力量,国际形势,~,使得国民党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同义词]势在必行、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语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判断语句 as things are going generally
大势已去 dà shì yǐ qù 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有利的形势已经丧失,前途已经没有希望。 [出处]宋·朱熹《朱子谏类》卷五十一:“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 [例句]纣王看见,不觉大惊,知~,非人力可挽。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 [同义词]强弩之末、落花流水、每况愈下 [反义词]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欣欣向荣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前途已经没有希望 It is’ all up with somebody one’s day is gone.
大是大非 dà shì dà fēi 指带有原则性、根本性的是非问题。 [出处]徐迟《歌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例句]在这个~面前,他是不会站错队的。 [同义词]泾渭分明、黑白分明、截然不同 [反义词]模棱两可、良莠不分、鸡毛蒜皮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原则性的问题 cardinal questions of right and wrong
大手大脚 dà shǒu dà jiǎo 原指人手大,脚大。后多用来形容花钱、用东西不节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真真赔的是说不出来的,那里又和太太算去。” [例句]一样的~,好像伦敦的巡警都是一母所生的哥儿们。 ★老舍《二马》 [同义词]挥金如土、铺张浪费、挥霍无度 [反义词]节衣缩食、精打细算、省吃俭用 [语法]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批评场合 extravagant
大庭广众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出处]《孔丛子·公孙龙》:“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臣乎?” [例句]这是秘密的事,他敢在~之下喧扬起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六回 [同义词]光天化日、众目睽睽 [反义词]暗室屋漏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公共场合 on a public occasion
大同小异 dà tóng xiǎo yì 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出处]《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例句]说的是侯统领一个,其实如今做官的人,无非与侯统领~罢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 [同义词]一模一样、神肖酷似 [反义词]迥然不同、大相径庭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较 be almost alike
大喜过望 dà xǐ guò wàng 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出处]《史记·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例句]灿若灯下一看,正是前日相逢之人,不觉~,方才放下了心。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同义词]喜出望外、喜从天降 [反义词]大失所望、大失人望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特别高兴 be delighted that things are better than one expected
大显身手 dà xiǎn shēn shǒu 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出处]唐·杜甫《哀王孙》:“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例句]爱唱的人,就在舞台上痛痛快快唱吧!爱种棉花的,就在连成片的土地上~吧!(茹志娟《高高的白杨树》) [同义词]大显神通、大展经纶、大展宏图 [反义词]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展示自己 be at one’s best
大显神通 dà xiǎn shén tōng 神通:原为佛家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的本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九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例句]惟有召西乃明心见性之人,学佛未成者来,~,将此辈一扫而空之。 ★清·袁枚《续子不语》卷五 [同义词]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反义词]无能为力、一筹莫展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超常的本领 display one’s prowess
大相径庭 dà xiāng jìng tíng 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例句]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 ★鲁迅《集外集拾遗·田园思想》 [同义词]迥然不同、泾渭分明、截然不同 [反义词]一模一样、如出一辙、大同小异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事物区别明显 be widely divergent
大兴土木 dà xīng tǔ mù 兴:创办;土木:指建筑工程。大规模地盖房子。 [出处]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十一:“奸佞之臣,罔真宗以符端,大兴土木之役,以为通宫玉清昭应之建。” [例句]灵王既归,耻其无功,乃~,欲以物力制度,夸示诸侯。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七回 [同义词]劳民伤财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大量盖房 go in for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大言不惭 dà yán bù cán 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例句]严知孝听他这个得意的学生~的说着,脸上的愁闷就散开了。 ★梁斌《红旗谱》四二 [同义词]大吹大擂、自卖自夸、出言不逊 [反义词]不露锋芒、自惭形秽、妄自菲薄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指不害臊 brag unblushingly
大摇大摆 dà yáo dà bǎi 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们都是一气,不怕有一万个强盗,你们只管大摇大摆的走罢。” [例句]次日早晨,~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 [同义词]神气十足、威风凛凛、高视阔步 [反义词]如履薄冰、缩手缩脚、蹑手蹑脚 [语法]作定语、状语;形容人或动物走路 strutting
大义凛然 dà yì lǐn rán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例句]因想起文丞相和谢先生,一般的~,使宋室虽亡,犹有余荣。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同义词]临危不惧、正气浩然 [反义词]奴颜婢膝、卑躬屈膝 [语法]作谓语、状语;形容勇士与英雄 inspiring awe by upholding justice
大义灭亲 dà yì miè qīn 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例句]这是一条汉子,~,死活只有一个党。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四 [同义词]大公无私、不徇私情、六亲不认 [反义词]徇情枉法、徇私舞弊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维护正义 place righteousness above family loyalty
大有裨益 dà yǒu bì yì 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出处]《北齐书·唐邕传》:“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金,大有裨益。” [例句]其间卓然自得者,于圣经贤传,~。 ★明·焦竑《玉堂丛语·文学》 [语法]作谓语;用于事物等
大有人在 dà yǒu rén zài 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出处]《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十一年》:“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日平杨玄感,杀人尚少故也。” [例句]出面的虽是章士钊,其实黑幕中~。 ★《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 [同义词]不乏其人 [反义词]寥寥无几、无人问津 [语法]作谓语、定语;同“不乏其人” Such people are by no means rare
大有文章 dà yǒu wén zhāng 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出处]清·无名氏《三侠五义》:“艾虎听了,暗暗思忖道:‘这话语之中大有文章。’” [例句]他的话~可做。 [同义词]弦外有音、话里有话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有玄机 there is more to it than meets the eye
大展宏图 dà zhǎn hóng tú 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出处]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例句]他想~,可事与愿违。 [同义词]大展经纶、大有作为 [反义词]无所作为、碌碌无为、庸庸碌碌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施展才干 create a grand prospect
大张旗鼓 dà zhāng qí gǔ 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九回:“李参戎带著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 [例句]至于那一部小说,本来当属于古董之部,若要~,颂为二十世纪的新作品,则小子不敏,实不敢也。 ★鲁迅《书信集·致胡适》 [同义词]声势浩大、大张声势、浩浩荡荡 [反义词]秘而不宣、不露声色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集体活动 on a grand scale
大智若愚 dà zhì ruò yú 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不露锋芒。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例句]执雌守黑,不敢自遂,~,于是乎在。 ★章炳麟《箴新党论》 [同义词]大巧若拙、虚怀若谷、不露锋芒 [反义词]锋芒毕露、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语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有智慧的人不露锋芒 Still waters run deep.
大做文章 dà zuò wén zhāng 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前回的一封信,我见过几次转载,有些人还因此大做文章,或毁或誉。” [例句]他拿此小事~来对付你们。 [同义词]借题发挥、小题大作、节外生枝 [反义词]光明磊落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借题发挥
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例句]匪首侯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同义词]呆头呆脑、目瞪口呆 [反义词]活泼可爱、神色自若 [语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指呆板 dumb as a wooden chicken
带牛佩犊 dài niú pèi dú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出处]《汉书·龚遂传》:“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重视农业
待人接物 dài rén jiē wù 物:人物,人们。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士为务。”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五:“右二事可见前辈诸老谦恭退抑,汲引后进,待人接物者如此。” [例句]他对事能从各方面看,能有充分的谅解精神,因此他的~都有很合理的态度。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流亡》 [同义词]为人处世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the way one gets along with people
待时而动 dài shí ér dòng 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例句]昭王深自韬晦,养兵恤民,~。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 [同义词]相机而行、待时而举 [反义词]轻举妄动 [语法]作谓语;指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bide one’s time
戴罪立功 dài zuì lì gōng 带着罪过建立功劳,以争取减免处罚。 [出处]清·李渔《蜃中楼·献寿》:“正要议俺的罪刑,恰好西北地方又报亢旱,上帝就着俺去带罪立功。” [例句]让他去~,以观后效。 [同义词]立功赎罪、改邪归正 [反义词]负隅顽抗、顽抗到底、死不改悔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借指赎罪 make amends for one’s wrong doing
戴罪图功 dài zuì tú gōng 戴罪:身负重责;图:谋取。指有罪之人立功,争取减免罪行。 [出处]《明史·马芳传》:“帝令察广堪办贼,许戴罪图功,否即以赐剑从事。” [例句]诏夺瑞塣职,仍命权总督事,~。 ★《清史稿·宣统皇帝纪》 [同义词]立功赎罪、将功折罪 [反义词]负隅顽抗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有罪之人
单刀直入 dān dāo zhí rù 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例句]上面一篇“嗣汉六十二代天师正一真人张元旭”的序文,尤为~。 ★鲁迅《热风》三十三 [同义词]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直言不讳 [反义词]拐弯抹角、指桑骂槐、藏头露尾 [语法]作定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 speak out without beating about the bush
单枪匹马 dān qiāng pí mǎ 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出处]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例句]冯寡妇大骂那些女人是熊包,自己~,趁人们在街上歇晌的当儿,故意在大街上向村西头走。 ★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三章 [同义词]孤家寡人、孤军奋战、无依无靠 [反义词]人多势众、千军万马 [语法]作主语、定语、状语;指独立作战 single-handed
担惊受怕 dān jīng shòu pà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水浒传》第三五回:“你们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处,不担惊受怕,我却有一条妙计,只是难教你。” [例句]~的一晚,就是我生平最甜蜜的一天。 ★欧阳予情《屏风后》 [同义词]胆战心惊、坐立不安、受怕担惊 [反义词]稳如泰山、坦然自若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担心害怕 be in a state of anxiety
箪食瓢饮 dān sì piáo yǐn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例句]而又有~,足以不死。 ★唐·韩愈《与李翱书》 [同义词]节衣缩食、粗茶淡饭 [反义词]大吃大喝、穷奢极侈、大块朵颐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生活简朴 poor
胆大包天 dǎn dà bāo tiān 包:包容。形容胆子极大。 [出处]清·杨潮观《吟风阁杂剧·黄石婆授计逃关》:“因此上胆大包天,一铁锺,几乎把秦王断送。” [例句]我虽年幼,~,小小秦庭,何足道哉。 ★欧阳予倩《荆轲》第四幕 [同义词]胆大包身、肆无忌惮、胆大妄为 [反义词]胆小如鼠、胆小怕事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胆子极大 audacious in the extreme
胆大妄为 dǎn dà wàng wéi 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回:“这种人要在敝国,是早已明正典刑,哪里容他们如此胆大妄为呢。” [例句]说他擅卖矿产,~,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 [同义词]胆大包天、无所顾忌、为所欲为 [反义词]胆小如鼠、胆小怕事、缩手缩脚 [语法]作主语、谓语、状语;指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act in foolhardy manner
胆大心细 dǎn dà xīn xì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出处]《旧唐书·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例句]以~勇猛灵活的战斗作风,炸死炸伤了几百名敌人。 ★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同义词]胆大心小 [反义词]胆大心粗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bold but cautious
胆小怕事 dǎn xiǎo pà shì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巴金《谈<寒夜>》:“他后来竟然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 [例句]他一向都是~。 [同义词]胆小如鼠 [反义词]胆大心雄、胆大包天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没魄力
胆小如鼠 dǎn xiǎo rú shǔ 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例句]他们样子往往很凶,其实~。 ★郭小川《文学工作不能跃进》 [同义词]胆小怕事、畏首畏尾 [反义词]胆大包天、浑身是胆、胆大妄为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胆小 as timid as a hare
胆战心惊 dǎn zhàn xīn jīng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例句]三藏见说,又~,不敢举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三回 [同义词]胆颤心惊、面无人色 [反义词]镇定自若、满不在乎 [语法]作谓语、状语;形容十分害怕 horribly frightened
弹冠相庆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出处]《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宋·苏洵《管仲论》:“一日无促,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例句]哥哥既已做官呵,~浑难已,怎得把樁庭消息临歧寄,使两地相思顷刻除。 ★明·汪迁讷《种玉记·登隽》 [同义词]额手称庆、鸡犬升天、相庆弹冠 [反义词]如丧考妣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congratulate each other
弹铗无鱼 tán jiá wú yú 铗:剑把。指处境窘困,有求于人。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例句]寒灯欹枕听夜雨,堪怜~。 ★明·张凤翼《红拂记·英豪羁旅》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引起人注意
弹丸之地 dàn wán zhī dì 弹丸:弹弓所用的铁丸或泥丸。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例句]西歧城不过~,姜子牙不过浅行之夫。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 [同义词]立锥之地、置锥之地 [反义词]地大物博、地广人稀 [语法]作主语、宾语;形容地盘非常狭小 a tiny area
当断不断 dāng duàn bù duàn 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出处]《史记·齐悼惠王世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例句]段失之太刚,黎又失之太柔,~,反受其乱。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一回 [同义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反义词]当机立断、英名果断、多谋善断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决断
当机立断 dāng jī lì duàn 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出处]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例句]哥哥,国姓爷就在城下,你应该~。 ★郭沫若《郑成功》第七章 [同义词]英明果断、多谋善断 [反义词]举棋不定、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很果断 decide on the spot
当家作主 dāng jiā zuò zhǔ 当家:主持家务。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出处]阿凤《夜景》:“看到自己的名字,端端正正写在那选民名单上时,一个公民当家做主的光荣感,会涌上心头的。” [例句]沙汀《风浪》:“申大嫂可以说是全家真正~的人,申大哥也事事听她安排。” [同义词]当家做主、当家理纪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处于主人翁地位 wear the trousers
当局者迷 dāng jú zhě mí 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 [出处]宋·辛弃疾《恋绣衾·无题》:“我自是笑别人的,却元来当局者迷。” [例句]希望我们大家互相勉励……~,旁观者清,我们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工作与学习五》 [同义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反义词]旁观者清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当事人糊涂 blundering are those concerned
当仁不让 dāng rén bù ràng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处]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例句]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同义词]义不容辞、理所当然 [反义词]推三阻四、临阵脱逃 [语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 not decline to shoulder a responsibility
当头棒喝 dāng tóu bàng hè 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例句]那日程希明~,未免触动了天良。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四回 [同义词]晨钟暮鼓、当头一棒 [语法]作主语、宾语;多用于书面语 a sharp warning
当头一棒 dāng tóu yī bàng 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出处]《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例句]孔子好像受了~,亡魂失魄地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 ★鲁迅《故事新编·出头》 [同义词]当头棒喝 [语法]作谓语、宾语;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打击 a head-on blow
当务之急 dāng wù zhī jí 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出处]《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例句]今学者~,曰中国古今史,曰泰东西古近史。 ★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 [同义词]燃眉之急、迫在眉睫、事不宜迟 [反义词]一拖再拖、遥遥无期 [语法]作主语、宾语;用于判断语句中 urgent matter
当之无愧 dāng zhī wú kuì 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出处]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例句]尊翁一生,清慎勤三字,可~。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同义词]名副其实、名不虚传、受之无愧 [反义词]名不副实、虚有其表、当之有愧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当得起某种称号 be worthy of
党同伐异 dǎng tóng fá yì 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出处]《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例句]读者幸勿比例惴测,谓此事为某人写照,此名为某人化身,致生种种~意见。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 [同义词]结私营党、诛除异己、朋比为奸 [反义词]无偏无坦、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defend those who being to one’s own faction and attak those who don’t
荡然无存 dàng rán wú cún 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出处]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近灾起柏梁,遂延渠阁,青编素简,一同煨尽,湘囊綖帙,荡然无存。” [例句]使民国政制,~,澔澔新邦,悬为虚器。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九回 [同义词]化为乌有、付之东流、无影无踪 [反义词]依然故我、完好无损、原封不动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消失 obliterate
刀山火海 dāo shān huǒ hǎi 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出处]汉·高安世泽《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例句]前面就是~,我也决不退缩。 ★峻青《黎明的河边》 [同义词]龙潭虎穴、刀山剑树 [反义词]风平浪静 [语法]作主语、宾语;表示无所畏惧 seas of fire and a forest of knifes-an extremely dangerous place which is most difficult to get through
倒背如流 dào bèi rú liú 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例句]他每篇课文都可以~。 [同义词]滚瓜烂熟 [语法]作谓语;多指背诵 know something thoroughly
倒屣相迎 dào xǐ xiāng yíng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出处]《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同义词]倒屣迎宾、倒屣而迎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倒行逆施 dào xíng nì shī 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例句]在压迫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疏解和抗议都无用,压迫者是可以任所欲为,~的。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离渝前的政治形势》 [同义词]胡作非为、为非作歹、横行霸道 [反义词]嘉言善行、因势利导 [语法]作主语、谓语、定语;指违背情理 reverse the natural or proper order
盗憎主人 dào zēng zhǔ rén 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出处]《左传·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例句]逆胡挑衅,兴此大狱,~,固亦其所。 ★清·章炳麟《狱中答新闻报》 [同义词]盗怨主人 [语法]作谓语、宾语;比喻奸恶者憎恨正直者
道不拾遗 dào bù shí yí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例句]人人称赞~,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 [同义词]路不拾遗 [反义词]打家劫舍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好的社会风气 no one pockets anything found on the road
道合志同 dào hé zhì tóng 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例句]我们需要~的朋友。 [同义词]志同道合 [反义词]同床异梦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志趣相投的人
道路以目 dào lù yǐ mù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出处]《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例句]此后要防的是“~”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吧。 ★鲁迅《伪自由书·止哭文学》 [同义词]缄口不言、三缄其口 [反义词]畅所欲言、敢说敢做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等 to be frightened into complete silence but to exchange their hatred with eyes
道貌岸然 dào mào àn rán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例句]因看见端甫~,不敢造次。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同义词]一本正经、正襟危坐、装腔作势 [反义词]嬉皮笑脸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嘲讽人 artificial outward saintliness
道听途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例句]妹子~,不知是否?尚求指示。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 [同义词]小道消息、捕风捉影、海外奇谈 [反义词]言之有据、有根有据、言之凿凿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传闻 hearsay
得不偿失 dé bù cháng shī 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例句]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了。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同义词]因小失大、贪小失大、得不偿丧 [反义词]乞浆得酒、利市之倍、得失相当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得失失衡 give a lark to catch a kite
得不酬失 dé bù chóu shī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出处]《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关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 [同义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反义词]乞浆得酒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收支不平衡
得寸进尺 dé cùn jìn chǐ 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出处]《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例句]法国~,五年以后吞并了整个南圻,而心犹未足,还打算攘夺北圻,仅留下中圻给越南。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同义词]得陇望蜀、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反义词]心满意足、如愿以偿、称心如意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贪心 be insatiable
得道多助 dé dào duō zhù 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例句]我则~,彼则众叛亲离。 ★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第二章 [同义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反义词]失道寡助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a just cause enjoys abundant support
得过且过 dé guò qiě guò 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例句]但是吃烟人的脾气,总是~,那一个是真心肯戒。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一回 [同义词]马马虎虎、苟且偷生、听天由命 [反义词]力争上游、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安于现状 muddle along
得陇望蜀 dé lǒng wàng shǔ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例句]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 ★《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 [同义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反义词]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如愿以偿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人贪心不足 appetite cames with eating
得天独厚 dé tiān dú hòu 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出处]清·洪亮吉《江北诗话》卷二:“得天独厚开盈尺,与月同园到十分。” [例句]曹沾进园,草草看了,便觉这“南园”~,就在它有一片好水。 ★端木蕻良《曹雪芹》十八 [同义词]天时地利、地利人和 [反义词]先天不足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环境条件 abound in gifts of nature
得心应手 dé xīn yìng shǒu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例句]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 ★茅盾《子夜》 [同义词]心手相应、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反义词]不文不武 [语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各种技艺 serviceable
得意门生 dé yì mén shēng 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他虽然和咱们满州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他待我也实在亲热,那个人将来不可限量。” [例句]两位都是石农的~哟。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一回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受欢迎的学生 blue-eyed boy
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例句]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长连在一块,他没法不~。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二 [同义词]忘乎所以、自鸣得意、得意洋洋 [反义词]怅然若失、心灰意冷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忘乎所以 slap-happy be lost in exhilaration
得意洋洋 dé yì yáng yáng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例句]单道台~的答道:“忙虽忙,然而并不觉得其苦。”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 [同义词]沾沾自喜、得意扬扬 [反义词]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语法]作定语、状语;指自鸣得意 be all cock-a-hoop
德才兼备 dé cái jiān bèi 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处]《元史·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例句]陈云同志提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同义词]德高望重、又红又专 [反义词]德薄能鲜、德薄才疏 [语法]作定语、宾语;指有德有才 have both ability and moral integrity
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例句]我们家~,呼韩邪单于保护我们、信任我们。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同义词]众望所归、年高德劭 [反义词]无名鼠辈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老人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
地大物博 dì dà wù bó 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地大物博,蘖牙其间。” [例句]又因江南~,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 [同义词]地广人稀、幅员辽阔、海阔天空 [反义词]弹丸之地、置锥之地、一隅之地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个大国 (a country) vast in territory and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灯红酒绿 dēng hóng jiǔ lǜ 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例句]少数人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人民不满。 ★老舍《鼓书艺人》十九 [同义词]花天酒地、穷奢极欲、醉生梦死 [反义词]艰苦朴素、节衣缩食、克勤克俭 [语法]作主语、定语;指生活糜烂 red lanterns and green wine (scene of debauchery
灯火辉煌 dēng huǒ huī huáng 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二:“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例句]尤氏等送至大厅前,见~,众小厮都在丹墀侍立。 ★清·曹雪琴《红楼梦》第七回 [同义词]火树银光、张灯结彩 [反义词]黑灯瞎火、昏天黑地 [语法]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描写夜景 brilliantly illuminated
登峰造极 dēng fēng zào jí 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例句]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 ★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同义词]叹为观止、空前绝后、超群绝伦 [反义词]屡见不鲜、平淡无奇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到达极高的境地 reach the peak of perfection
登堂入室 dēng táng rù shì 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出处]宋·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例句]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之明师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 [同义词]登峰造极、当行出色、炉火纯青 [反义词]浅尝辄止、一窍不通、一无所知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pass through the hall into the inner chamber (reach a higher level in one’s studies or fecome more proficient in one’s profess)
等价交换 děng jià jiāo huàn 相同的价值进行平等交易。 [出处]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我们在贸易上实行等价交换,但是有时还要有意识地准备赔钱。” [同义词]公平交易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商业等
等闲视之 děng xián shì zhī 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例句]秦牧《<艺海拾贝>跋》:“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无产阶级文艺的思想、艺术感染力,技巧问题是决不能~的。” [同义词]满不在乎、淡然置之 [反义词]非同小可、刮目相看、小题大作 [语法]作谓语、宾语;多用于否定句,反问句 treat lightly
低人一等 dī rén yī děng 比别人低一级。多指社会地位低下。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三章:“这一点使孙少平非常高兴,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都低人一等。” [例句]来自农村的孩子不要有~的想法。 [反义词]高人一等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不如别人 inferior to others
低三下四 dī sān xià sì 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 [例句]想当初,我在城里头作艺,不肯~地侍候有势力的人,教人家打了一顿。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 [同义词]低眉顺眼、俯首帖耳、奴颜婢膝 [反义词]不可一世、神气活现、盛气凌人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对人的态度 servile
低声下气 dī shēng xià qì 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更瘦小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 [例句]宝玉背地里拉着他,~,要问黛玉的话,紫娟从没好话回答。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同义词]低三下四 [反义词]不卑不亢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卑微 humble
低头丧气 dī tóu sàng qì 指失意颓丧的样子。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例句]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起来。 ★孙犁《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 [同义词]垂头丧气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受挫折无精打采
滴水不漏 dī shuǐ bù lòu 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三》:“又要说得极密处无缝罅,盛水不漏。” [例句]这也是王春宇几年江湖上精细,把这宗事,竟安插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十七回 [同义词]自圆其说、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反义词]破绽百出、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语法]作谓语、状语、补语;指严密 allow of no loop holes
滴水成冰 dī shuǐ chéng bīng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例句]有一节苦处,任你~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浣污秽衣服,还要憎嫌洗得不洁净,加一场咒骂。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 [同义词]冰天雪窖、冰天雪地 [反义词]骄阳似火、赤日炎炎、风和日丽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freezing cold
滴水穿石 dī shuǐ chuān shí 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例句]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有~的精神。 [同义词]铁杵磨针 [反义词]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语法]作谓语、状语;比喻坚持就是胜利 drops of water wears holes in stone
抵掌而谈 dǐ zhǎng ér tán 抵掌:击掌。指谈得很融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例句]善言论者~,问地球一切事。 ★鲁迅《月界旅行》第十三回 [同义词]抵足而谈、促膝谈心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气氛融洽
砥节奉公 dǐ jié fèng gōng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同义词]廉洁奉公、砥节守公 [语法]作谓语;指人有气节
帝王将相 dì wáng jiòn xiàng 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例句]虽是等于为~作家谱的所谓的‘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鲁迅《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吗》 [同义词]王侯将相 [反义词]平民百姓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颠倒黑白 diān dǎo hēi bái 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例句]终日终夜,只是躺在烟铺上,公事大小,一概不问,任着幕宾胥使,~。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七回 [同义词]颠倒是非、混淆是非、指鹿为马 [反义词]实事求是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故意的 call/make black white
颠倒是非 diān dǎo shì fēi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出处]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例句]我们希望这种~的时代快些过去。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同义词]混淆是非、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反义词]实事求是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故意颠倒 turn things upside down
颠沛流离 diān pèi liú lí 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出处]《诗经·大雅·荡》:“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 [例句]我所感到悲哀的,是有几个同我来的学生,至今还找不到学校进,还在~。 ★鲁迅《而已集·通信》 [同义词]流离失所、流离转徒 [反义词]安家立业、安家落户、安居乐业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处境等 be homeless and miserable
颠扑不破 diān pū bù pò 颠:跌;扑:敲。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 [出处]《朱子全书·性理三》:“既能体之而乐,则亦不患不能守,须如此而言,方是颠扑不破,绝渗漏,无病败耳。” [例句]何况六斤比伊的的曾祖,少了三斤,比伊的父亲七斤,又少了一斤,这真是一条~的实例。 ★鲁迅《呐喊·风波》 [同义词]牢不可破、无可辩驳、勿庸置疑 [反义词]不堪一击、不攻自破、荒谬绝伦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理论、学说等 solid
点金成铁 diǎn jīn chéng tiě 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也比喻把好事办坏。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真觉大师灵照》:“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点凡成圣。请师一点。’师曰:‘还知齐云点金成铁吗?’曰:‘点金成铁,未之前闻。至理一言,敢希垂示!’” [例句]顾本为后人以解字本涂改,往往有~之憾。 ★清·纽树玉《校刻说文系传跋》 [同义词]点金作铁 [反义词]点铁成金、点石成金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touching gold and turn it into iron
刁钻古怪 diāo zuān gǔ guài 刁钻:狡诈;古怪:怪僻,不同寻常。形容为人行事狡猾怪僻,和别人不一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你看古人中,那里有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 [例句]弄这~的,教我一个也猜不着,你还只管说闲话。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一回 [同义词]怪里怪气、稀奇古怪 [反义词]朴素大方、平易近人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tricky and odd
貂裘换酒 diāo qiú huàn jiǔ 貂裘:貂皮做的大衣。用貂皮大衣换酒喝。形容宝贵者放荡不羁的生活。 [出处]宋·张辑《贺新郎·乙未冬别冯可久》:“且趁霜天鲈鱼好,把貂裘换酒长安市。” [例句]不惜千金买宝刀,~也堪豪。 ★清·秋瑾《对酒》诗 [同义词]金龟换酒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风流豪放
雕虫小技 diāo chóng xiǎo jì 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出处]《北史·李浑传》:“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例句]这些玩意儿,尽是些~,不过解闷消闲。我讲的是长枪大戟,东荡西驰的本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同义词]雕虫篆刻 [反义词]雄才大略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文字技巧 insignificant skill
吊儿郎当 diào er láng dāng 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 [出处]王朔《浮出海面》:“正说着,石岜吊儿郎当走进后台。” [例句]你不能总是这样吊儿郎当的好不好? [同义词]放荡不羁、不拘小节、玩世不恭 [反义词]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安分守己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中 careless and casual
调兵遣将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例句]我闻得海上倭贼利害,自去厮杀不成?只是~,罚罪赏功而已。 ★明·无名氏《鸣凤记·文华祭海》 [同义词]兴师动众、招兵买马 [反义词]鸣金收兵、班师回朝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调动安排人事 move troops
调虎离山 diào hǔ lí shān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例句]这自然是~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郭沫若《海涛集·南昌之一夜》 [同义词]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lure the tiger out of the mountains < lure the enemy away from his base>
掉以轻心 diào yǐ qīng xīn 掉:摆动;轻:轻率。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例句]由于这样,好些人就对于文学作品中另一方面的道理—装饰的美~了。 ★秦牧《两只青蛙》 [同义词]等闲视之、满不在乎、不屑一顾 [反义词]刮目相看、郑重其事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treat stomething lightly
跌跌撞撞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2回:“脚底下不晓得高低,跌跌撞撞,进了右首房间。” [例句]他~地走了过来。 [同义词]踉踉跄跄、磕磕碰碰 [反义词]顺顺利利、一帆风顺 [语法]作状语;指不顺畅 stagger along
喋喋不休 dié dié bù xiū 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处]《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例句]廖二嫂还满腹闷气,~。 ★沙汀《呼嚎》 [同义词]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津津乐道 [反义词]默不做声、守口如瓶、默默无言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说话 talk somebody’s ear off
顶礼膜拜 dǐng lǐ mó bài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出处]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 [例句]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同义词]五体投地、肃然起敬、奉若神明 [反义词]不以为然 [语法]作谓语;指十分崇拜 kneel and worship (usually at temples)
顶天立地 dǐng tiān lì dì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六:“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例句]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的柱石。 ★郭沫若《屈原》第三幕 [同义词]英姿勃勃、威风凛凛、气概不凡 [反义词]瞻前顾后 [语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多用于男人 of indomitable
顶头上司 dǐng tóu shàng sī 本人或本单位的直接领导人或部门。 [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诸葛亮”和“阿斗”搏斗》:“对于我们的‘顶头上司’,也以极诚恳的态度,商量挽救这一个文化堡垒的办法。” [例句]他的~真不会做人。 [同义词]直接上司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直接领导 one’s direct superive
鼎鼎大名 dǐng dǐng dà míng 形容名气很大。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例句]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同义词]赫赫有名、闻名遐尔、举世闻名 [反义词]无名鼠辈、无声无息、不见经传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名气大 a great reputation
鼎足之势 dǐng zú zhī shì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句]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四川建基业,以成~,然后可图中原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同义词]鼎足而立 [语法]作宾语;指三方面相持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铤而走险 tǐng ér zǒu xiǎn 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例句]碰了荒年,也少不了这班人,不然,闹出那~的,更是不得了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同义词]见义勇为、孤注一掷 [反义词]畏缩不前 [语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冒险 neck or/of nothing
丢盔卸甲 diū kuī xiè jiǎ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例句]唬得禁军八百万~。 ★元·孔文卿《东窗事发》第一折 [同义词]落荒而逃、狼奔豕突、一败涂地 [反义词]克敌制胜、旗开得胜 [语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战败 throw away everything when fleeing
丢三落四 diū sān là sì 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例句]我劳力弱,没牲口没车,又不会操持,干活又爱~。 ★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32章 [同义词]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丢三拉四 [反义词]谨小慎微、一丝不苟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粗心 forgetful
丢卒保车 diū zú bǎo jū 原是象棋术语。后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出处]京剧《龙江颂》第一场:“为了堵江救旱,我们是会损失一些,这照我们下棋的说法,就叫做‘丢卒保车’。” [例句]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 [同义词]丢车保帅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抉择 give up a pawn to save the chariot as one who sacrifices minor things to save major ones
东奔西跑 dōng bēn xī pǎo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出处]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例句]憔其为退头货,所以在山东河南~。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 [同义词]东奔西走、东跑西奔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到处奔波 run around here and there
东奔西走 dōng bēn xī zǒu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出处]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例句]强如在中国~,受尽腌臜的气。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回 [同义词]东奔西跑、萍踪浪迹、浪迹天涯 [反义词]安土重迁、安营扎寨、安家落户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到处奔波 drive from pillar to pillar
东窗事发 dōng chuāng shì fā 比喻阴谋已败露。 [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倖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例句]我早间见那做娘的打庆奴,晚间押番归却,打发我出门,莫是“~”?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 [同义词]露出马脚、破绽百出、原形毕露 [反义词]秘而不宣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阴谋败露 to be exposed
东床坦腹 dōng chuáng tǎn fù 指女婿。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例句]我是李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爷、夫人要聘公子~。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六回 [同义词]乘龙快婿、东床娇客 [语法]作主语、谓语、定语;指女婿 son-in-law
东道主 dōng dào zhǔ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例句]做为~,一面忙着欢送即将出征的子弟兵,还一面忙着接应、招待这些来自各个村庄的乡亲们。 ★郭澄清《大刀记》第20章 [同义词]东道主人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主人 host
东拉西扯 dōng lā xī chě 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指说话条理斋乱,没有中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例句]倘在学校,谁都可以直冲而入,并无可谈,而~,坐着不走,殊讨厌也。 ★鲁迅《两地书·九三》 [同义词]说东道西、谈天说地、海阔天空 [反义词]有条不紊、丝丝入扣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说话或文章 discursively
东门黄犬 dōng mén huáng quǎn 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例句]~,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 ★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 [同义词]东门逐兔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人后悔
东山再起 dōng shān zài qǐ 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处]《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例句]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之日,也未可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 [同义词]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死灰复燃 [反义词]风流云散、一去不返、过眼烟云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重新得势 take two bites at a cherry
东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例句]若真也葬花,可谓“~”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 [同义词]邯郸学步、照猫画虎、生搬硬套 [反义词]独辟蹊径、标新立异、自我作古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刻意模仿 play the ape
东食西宿 dōng shí xī sù 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 [出处]汉·应邵《风俗通》:“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例句]“~”,廉者当不如是,马亦自笑无以对。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同义词]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语法]作谓语、定语;比喻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东市朝衣 dōng shì cháo yī 为朝臣被杀之典。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载: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 [例句]曲江羽扇何须叹,~更不堪。 ★清·钱谦益《春夜读<汉书>寄南海陈侍郎》诗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朝臣被杀
东西南北 dōng xī nán běi 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例句]后以奔走四方,~,驰驱少暇。 ★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 [同义词]东南西北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方向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world
东游西逛 dōng yóu xī kuàng 东游游,西逛逛,到处游玩,不务正业。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 [例句]你也应把心事放在工作上啊,不要~的。 ★草明《姑娘的心事》 [同义词]东游西荡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务正业
东张西望 dōng zhāng xī wàng 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例句]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在那里寻人买。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同义词]左顾右盼、三心二意 [反义词]一心一意、聚精会神、目不转睛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乱看 stare wildly about
董狐之笔 dǒng hú zhī bǐ 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例句]《曾国藩》曾国荃对大哥的说法不服气。去年湘中士人公推王闿运撰湘军志。王闿运也扬言,为湘军修志一事非他莫属,他要秉~,不溢美,不饰恶,为湘军存一信史。
动荡不安 dòng dàng bù ān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陈文婷谈起,两人都觉得纵然社会上动荡不安,革命的前途还是光明的,乐观的。”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6章:“~的大自然也煽起了他内心的风暴。” [同义词]动荡不定 [反义词]平平稳稳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社会、局势等
动人心弦 dòng rén xīn xián 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处]徐迟《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许多动人心弦的建筑物呢?还只在蓝图上。” [例句]这些~的赠礼,使得另一些战士们难熬了。 ★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同义词]扣人心弦 [反义词]平淡无奇、黯然失色 [语法]作补语、定语;同“扣人心弦” move somebody’s heart
动手动脚 dòng shǒu dòng jiǎo 指男女间不庄重、挑逗一类的举动。也指打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你这个鸟头陀,好不依本分,却怎地便动手动脚。” [例句]那老妈见老爷~,真实性赖着不起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 [同义词]捞捞搭搭、拉拉扯扯 [反义词]彬彬有礼 [语法]作宾语、状语;指动手打架,用于口语
动辄得咎 dòng zhé dé jiù 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例句]小厮因~,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同义词]跋前踬后 [反义词]八面圆通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be frequently taken to task
动之以情 dòng zhī yǐ qíng 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随便他如何导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只是不肯松口。” [例句]我们对他采取~、晓之以理的劝说方式。 [同义词]晓之以理 [语法]作谓语、定语;常与“晓之以理”连用
栋梁之材 dòng liáng zhī cái 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例句]将来你们姑表兄弟,必是国家~,股肱膀臂,同时出在两府,前程真是无可限量呀!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六章 [同义词]出类拔萃 [反义词]庸碌之辈、斗筲之材 [语法]作宾语;指有用之才 person of tremendous ability and strength
栋折榱崩 dòng zhé cuī bēng 榱:椽子。正梁和椽子都毁坏了。比喻当政的人倒台或死去。 [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栋折榱崩,侨将厌焉。” [例句]睹邪说暴行之日甚,觉~之堪虞。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一回 [同义词]栋榱崩折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房屋倒塌
洞见症结 dòng jiàn zhèng jié 洞见:清楚地看到;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出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例句]香畹首肯曰:“斯言~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 [语法]作谓语;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洞烛其奸 dòng zhú qí jiān 洞:透彻;烛:照见;奸:奸诈。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出处]《明史·董传策传》:“(严)嵩稔恶误国,陛下岂不洞烛其奸!” [例句]他有一双~的眼睛。 [同义词]洞察其奸、明察秋毫 [反义词]不明真相、制造冤案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看问题敏锐 see through a trick
斗酒学士 dǒu jiǔ xué shì 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出处]《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例句]他曾有~的美名。 [同义词]斗酒百篇 [语法]作宾语;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官员的称谓
斗酒只鸡 dǒu jiǔ zhī jī 斗:酒器。古人祭亡友,携鸡酒到墓前行礼。后作为追悼亡友的话。 [出处]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例句]既然肯来赴约呵,您兄弟~,等待我的哥哥也。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楔子 [同义词]只鸡斗酒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作为追悼亡友的话
斗南一人 dǒu nán yī rén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例句]他向往成为这方面的~。 [同义词]盖世无双 [语法]作宾语;指才德独一无二
斗粟尺布 dǒu sù chǐ bù 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例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煮豆燃箕,谓其相害;~,讥其不容。” [同义词]尺布斗粟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兄弟不和
斗志昂扬 dòu zhì áng yáng 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出处]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例句]同学们听了英雄的报告后个个~、争当“活雷锋” [同义词]意气风发、生气勃勃、生龙活虎 [反义词]精疲力竭、委靡不振、无精打采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精神 have high morale
豆蔻年华 dòu kòu nián huá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例句]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玲珑可爱”。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同义词]黄金时代、金色年华、黄花少年 [反义词]风烛残年、桑榆暮景、人老珠黄 [语法]作主语、宾语;用于少女 maiden years
独出心裁 dú chū xīn cái 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例句]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同义词]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独辟蹊径 [反义词]千篇一律、如出一辙、步人后尘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与众不同 ingenuity
独当一面 dú dāng yī miàn 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例句]将来可以~,只嫌功名心重些。 ★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 [同义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反义词]俯仰由人、仰人鼻息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单独负责 take charge of a department or locality
独到之处 dú dào zhī chù 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 [出处]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 [例句]他的论文有他的~,是别人始料不及的。 [同义词]与众不同 [语法]作宾语;用于观点等
独断专行 dú duàn zhuān xíng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草明《乘风破浪》九:“她好像完全看不见他的显著的成绩,而成天提醒他不要骄傲,不要独断专行。” [例句]他平时不讲民主,做事情常常是~。 [同义词]独断独行、刚愎自用、专横跋扈 [反义词]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语法]作宾语、定语、状语;形容作风不民主 be a law onto oneself
独具匠心 dú jù jiàng xīn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出处]《诗刊》1978年第3期:“诗味的浓淡,与比兴之运用关系非常密切。李贺的诗歌在这方面是独具匠心的。” [例句]他的这种设计真是独具匠心。 [同义词]匠心独运、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反义词]千篇一律、如出一辙、鹦鹉学舌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独到的构思 have originality
独具一格 dú jù yī gé 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 [例句]我们的风格~。 [同义词]别具一格 [反义词]千篇一律 [语法]作谓语、定语;同“别具一格”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独立王国 dú lì wáng guó 指抵制或不服从上级领导的行政区域或单位。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8章:“所谓政治分会与北洋军阀的巡阅使毫没有区别,目的在于割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 [例句]我希望有一个~。 [语法]作宾语;指独立的单位 barony
独立自主 dú lì zì zhǔ 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 [出处]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例句]我们要奉行~的外交政策。 [同义词]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反义词]仰人鼻息、身不由己、寄人篱下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依赖别人 unenthralled
独辟蹊径 dú pì xī jìng 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而栩栩然自是也。” [例句]雍小源~巧构思,研制成我国首创电液组合泵。 ★《文汇报》1982.9.24 [同义词]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标新立异 [反义词]如出一辙、鹦鹉学舌、步人后尘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独创 open a new road for oneself
独树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例句]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同义词]别具一格、独辟蹊径、标新立异 [反义词]如出一辙、蹈常袭故、步人后尘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自成一家 fly one’s own colors
独一无二 dú yī wú èr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宋·延寿辑《宗镜录》卷三十一:“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例句]赢了钱,便大把的赏人;输了钱,无论上千上万,从不兴皱眉头:真要算得~的好赌品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 [同义词]盖世无双、绝无仅有、无与伦比 [反义词]平淡无奇、不足为奇、屡见不鲜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唯一 unique
独占鳌头 dú zhàn áo tóu 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例句]一战胜群贤,~高选。 ★明·谢谠《四喜记·乡荐荣欢》 [同义词]超群绝伦、鹤立鸡群、独一无二 [反义词]名落孙山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第一名 emerge first in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of former time
笃学好古 dǔ xué hào gǔ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例句]情贯经史,蜚声痒序,而弗竞弗求,~。 ★明·刘基《陈司户墓志铭》 [语法]作谓语;用于学习方面
妒贤嫉能 dù xián jí néng 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妒贤嫉能,御下蔽之。” [例句]此人只怀~之心,但恐众豪杰势力相压。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同义词]忌贤妒能 [反义词]任人唯贤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妒忌 envy somebody better or abler than oneself
度日如年 dù rì rú nián 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出处]宋·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 [例句]感承众头领好意相留,只是小可~,今日告辞。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二回 [同义词]岁月难熬 [反义词]度年如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pass days as if they were years
短小精悍 duǎn xiǎo jīng hàn 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出处]《史记·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 [例句]一位~的人来了。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 ★郭沫若《涂家埠》 [同义词]言简意赅、简明扼要、要言不烦 [反义词]五大三粗、人高马大、长篇大论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not of imposing stature but strong and capable
断断续续 duàn duàn xù xù 时断时续地接连下去。 [出处]鲁迅《致台静农》:“而且所收到的印本断断续续,也提不起兴趣来。” [例句]我实在忍不住打断她~的谈话。 [同义词]时断时续 [反义词]连续不断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不连贯 discontinuous
断齑画粥 duàn jī huà zhōu 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例句]贫而力学,~。 ★《书言故事·苦学·断齑画粥》 [同义词]节衣缩食、断齑块粥 [反义词]挥霍无度、挥金如土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生活贫困 eat sparingly because of poverty
断头将军 duàn tóu jiāng jūn 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出处]《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例句]大小三军都来看~呀!(清·孔尚任《桃花扇·劫宝》) [语法]作宾语、定语;形容英雄
断章取义 duàn zhāng qǔ yì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例句]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故入人罪。 ★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同义词]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反义词]实事求是 [语法]作宾语、定语、状语;指歪曲原意 unscrupulously quote out of context
堆积如山 duī jī rú shān 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例句]福王仓中的粮食~,朽得不能再吃。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一章 [同义词]堆集如山 [反义词]寥寥无几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多 lie in a heap
对床夜雨 duì chuáng yè yǔ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出处]唐·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例句]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宋·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 [同义词]对床风雨、风雨连床 [语法]作定语、宾语;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
对答如流 duì dá rú liú 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出处]《北史·李孝伯传》:“风容闲雅,应答如流。” [例句]众人见孔明~,尽皆失色。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同义词]滔滔不绝、巧舌如簧、伶牙俐齿 [反义词]才疏口拙、笨嘴拙舌、支支吾吾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口才好 be abl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fluently withont hesitation
对号入座 duì hào rù zuò 比喻有些人沉不住气,对于未点名的批评自己跳出来认账或把人或物放到应该放的位置上去。 [出处]蒋子龙《开拓者》:“你一写他,势必要写对立面,让大人物从反面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旦对号入座,岂不要惹出一场是非来。” [例句]请勿~。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人与事 take one’s seat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n the ticket
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例句]~,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 ★清·李当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同义词]对牛鼓簧、白费口舌 [反义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讥讽别人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对症下药 duì zhèng xià yào 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同“对症下药”。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例句]吴晗《多写一点杂文》:“抓住问题,~,是能够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果的。” [同义词]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反义词]无的放矢、举措失当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采取有效的措施 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
囤积居奇 tún jī jū qí 囤、居:积聚;奇:稀少的物品。把稀少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 [出处]巴金《读<憩园>》:“头脑灵敏点的或者更贪心的老爷们还要干点囤积居奇的生意。” [例句]不准高抬物价,不准~。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同义词]奇货可居、投机倒把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商人等 forestall
顿开茅塞 dùn kāi máo sè 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例句]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像使林道静~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 [同义词]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反义词]大惑不解、一窍不通、冥顽不灵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下子打开思路 suddenly see the light
多才多艺 duō cái duō yì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 [例句]那字刻得细入毫芒,却又波磔分明,不觉叹道:“此公真是~!” ★清·吴趼人《二十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三回 [同义词]文武全能、文武双全、全知全能 [反义词]一无所长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才能多方面 versatility
多愁善感 duō chóu shàn gǎn 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出处]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例句]过去,我~,看什么都没有意思;父母对我不好,引起我对世界上一切都憎恨。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一章 [同义词]多愁多病、柔情似水 [反义词]愁眉苦脸、无情无义、铁石心肠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感情脆弱 be always melancholy and moody
多此一举 duō cǐ yī jǔ 举:行动。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回:“寅兄盛情,多此一举。” [例句]问起北京人来,只知道《三侠五义》,而南方人却只见有曲园老人的改本,此老实在可谓~。 ★《鲁迅书信集·致胡适》 [同义词]画蛇添足 [反义词]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多余 bring/carry/send owls to Athens
多多益善 duō duō yì shàn 益:更加。越多越好。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例句]这位公子却有钱癖,思量~,要学我这烧争之法。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同义词]贪多务得、贪得无厌 [反义词]清心寡欲、不忮不求 [语法]作谓语、状语、分句;指越多越好 the more the better
多快好省 duō kuài hǎo shěng 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出处]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例句]墙上挂满了“~”的标语。 [语法]作状语、定语;指高效 achive greater, faster,better and more economical results
多谋善断 duō móu shàn duàn 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 [出处]西晋·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例句]你依靠人民,依靠无产阶级,~,领导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 [同义词]好谋善断、能谋善断 [反义词]多谋少断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 resourceful
多难兴邦 duō nàn xīng bāng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出处]《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例句]现在这样的局面,我们是有办法对付的,要迎接困难,“~”。 ★《周恩来选集》下卷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患难能使国家内部团结 foreign aggressions often awaken a nation from its slumbers and thus help make it strong
多事之秋 duō shì zhī qiū 多事:事故或事变多;秋:时期。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所以多事之秋,灭迹匿端,无为绿林之嚆矢也。” [例句]现在国家正当~,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 ★《老残游记》第十二回 [同义词]多灾多难、风雨飘摇、内忧外患 [语法]作宾语;指容易出事的时期 eventful period
多行不义必自毙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出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例句]“~”,这是有史以来的天经地义。 ★郭沫若《武则天》第四幕 [同义词]作茧自缚、作法自毙、自食其果 [语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坏人 a wicked person is sure to bring destruction to himself
咄咄逼人 duō duō bī rén 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出处]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例句]书中攻击杨朱、墨翟两派,辞锋~。 ★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 [同义词]盛气凌人、气势汹汹 [反义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气势汹汹的样子 aggressive
咄咄怪事 duō duō guài shì 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例句]噫!一小说之微,而竟有如斯之法律,以圭臬于著述界之前途,亦~,~。 ★清·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同义词]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反义词]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天经地义 [语法]作宾语;与“岂非”、“真是”等连用 monstrous absurdity
躲躲闪闪 duǒ duǒ shǎn shǎn 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闪闪,联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觉无穷丑态。” [例句]这一点事,也值得你~老半天总不肯说。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六 [同义词]遮遮掩掩 [反义词]堂堂正正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不敢正面面对 shifty-eyed
堕甑不顾 duò zèng bù gù 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例句]已弃不问,曰~。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第12卷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既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