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黎安二生序
赵郡苏轼,
余之同年友也。
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
称蜀之士,
曰黎生、安生者。
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
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
辱以顾余。
读其文,
诚闳壮隽伟,
善反复驰骋,
穷尽事理;
而其材力之放纵,
若不可极者也。
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
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
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
将行,
请予言以为赠。
余曰:「余之知生,
既得之于心矣,
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
」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
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今求子之言,
盖将解惑于里人。
」余闻之,
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
孰有甚于予乎?
知信乎古,
而不知合乎世;
知志乎道,
而不知同乎俗。
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世之迂阔,
孰有甚于予乎?
今生之迂,
特以文不近俗,
迂之小者耳,
患为笑于里之人。
若余之迂大矣,
使生持吾言而归,
且重得罪,
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
将何言哉?
谓余之迂为善,
则其患若此;
谓为不善,
则有以合乎世,
必违乎古,
有以同乎俗,
必离乎道矣。
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
则于是焉,
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
并示苏君,
以为何如也?